2001年10月4日 星期四

何謂「列入聖品」

何謂「列入聖品」?
黃春生牧師
時常被兄姊問到,基督教與天主教有何差異。其實二者間的差異主要在於改教之前的教會傳統。其中一項就是將信徒列入「聖品」或是「冊封聖人」的做法。

聖徒(Saint) 舊約常稱上帝的子民為「聖」,或「聖者」,意思是說他們是分別為聖歸於上帝的。到了新約,「聖徒」成了基督徒最常見的稱謂,皆因他們是基督所救贖,為聖靈所賜之恩分別出來而歸給上帝,這種地位是基督徒今天就享有,也是基督徒生活的目標。不過有時這名稱特別用來指某些人立志過離群苦修的生活。

把聖徒放在禮儀年曆(Liturgical Calendar),始於第二世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地方節期,以紀念殉道者(Martyrs)遇難之日。後來演變成把教會獻給聖徒,即在殉道者之墓上建設禮拜堂。到殉道者及聖徒的名聲遠播,紀念他們的節期亦廣為人接受,至終便有了東方及西方禮儀年曆中,紀念聖徒的作法。屬於聖經中又不是殉道的人物亦慢慢給加進去,東方教會還加進了舊約的聖徒。涅斯多留(Nestorius)爭辯之後,童貞女馬利亞(Mary)被稱作theotokos(上帝之母),紀念她的節期更為眾多及普遍。

中世紀時人們認為基督是非常嚴厲,又難於接近;馬利亞卻被形容為溫柔又具同情心,她便成了信徒與基督之間的中保(Mediation)了。這種視馬利亞為中保的思想,在1891年教宗利奧十三世(Pope Leo XIII)的教諭最為清楚︰「上帝自己的意旨乃是,除了透過馬利亞之外,沒有什麼恩賜賜給我們。人怎樣非透過子,不能親近至高的父;同樣地,人不透過祂的母親,也不能接近子。」

不過開始的時候也不是普遍接納,西克斯都四世(Pope Sixtus IV)在1485年和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 1546)均沒對此教義表態。以致後來羅馬教廷接納此思想,1854年比約九世(Pope Pius IX)宣告它為一教義︰「我們宣告,有福的童貞女馬利亞,自她受孕的那一刻開始就蒙保護,不受任何原罪的玷污,這是透過無所不能之上帝的恩典與權利,亦是藉著人類之救主,耶穌基督的恩福。這教義是上帝所啟示的,因此亦是一切忠心信徒必須相信和持守的」。

雖然,天主教的改革會議梵諦岡第二次會議想回歸聖經,但卻無法否定歷代教宗對馬利亞中保地位的肯定,該次會議僅加上解釋,說此信仰「既沒減少,亦沒增加基督是獨一的中保之神性及有效性」(教義憲章第八章62節)。

羅馬教會認為「列入聖品」與「中保馬利亞」之教義雖源於教會傳統,但卻無法在聖經中找到絲毫的根據。為何天主教擁護「中保馬利亞」與「無玷受孕」的教義,其實是教宗無誤教義的試金石;無玷受孕教義通過後十六年,梵諦岡第一次會議便通過了教宗無誤的教義。換言之,教宗所言的宣告幾乎等同於聖經的權威,此點是基督教與天主教最大的歧見所在。

對羅馬天主教來說,名字被放在禮儀年曆的先決條件,乃是先受教宗的冊封,而受冊封的條件則需具備特殊的美德,以及因他代禱而有神蹟發生。中世紀所指「特殊美德」即販售贖罪券使得庫有進帳。至於神蹟,指信徒透過聖徒的遺物或像祈禱後,或者出現在該聖徒曾顯靈而設立之龕上所發生之事跡。

在天主教中,封聖有二個階段,第一階段通常是在候選人死後五年開始進行,由教區主教啟動「天主之僕」的調查,並將報告呈交教廷冊封聖人部聖人部會向教宗推薦,建議教宗宣布候選人的「英雄德行」,此時候選人就成為「可敬品」,可供信徒轉禱。第二是宣告他是「真福」,是天主教根據馬太福音5:3-12登山寶訓的解釋而來的,被樞機主教團公認合乎八福者,進行宣福禮」。第三,側封「聖人」是「真福之後的進階儀式;經過宣福禮的真福者,若信徒透過他們「代求、代禱」出現過兩次神蹟以上者,時間往往長達數十年以上,經過教廷進一步確認其資格後,就可以舉行封聖儀式,宣布承認這個人為聖人

目前的封聖程序是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83年1月25日頒行的宗座憲令《成全的神聖導師》(Divinus Perfectionis Magister),並由冊封聖人部在同年2月7日頒布的法規規範的。


但十六世紀宗教改教家認為這些都不合聖經的教導,因為它無疑是把已安息的基督徒當作神祇,且與基督是惟一中保(Mediation)的教義不符,故改教後的教會將這些教會傳統廢除。之後,改教家因著聖徒的數目過多,與之並存的傳統和陋習又不斷增加,於是把所有紀念聖徒的節日都從禮儀年曆刪除,在歐美有些新教則保留新約聖徒節以玆紀念。


------------------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016.9.4為德雷莎修女舉行封聖儀式,將有數十萬人將親赴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參加儀式;被譽為「貧民窟聖人」的德雷莎修女是在死後19年封聖。
1979年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德雷莎修女,畢生在印度加爾各答最窮困的貧民窟,為全球最低下的平民服務;德雷莎修女1910年生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馬其頓,16歲成為修女,1929年赴印度。
推動德雷莎修女封聖的仁愛傳教修女會(MOC)克洛迪舒克神父說:「即使在流行文化中,德雷莎修女也是善良、仁慈與博愛的象徵。」
但德雷莎修女也遭受不少批評,包括她很少為末期病患減緩疼痛,或根除造成貧困的原因;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1991年造訪德雷莎修女在加爾各答經營的慈善垂死之家,發現許多未經訓練的照護者無法辨別病患無法救治的關鍵時刻。
羅馬天主教會有超過一萬名聖人,許多人等待幾世紀才獲封聖人;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死後9年獲封聖人,是封聖規範於18世紀實施以來,最快封聖的人。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德雷莎修女死後兩年就讓她進入快速封聖程序,並於2003年10月認可德雷莎修女第一個奇蹟:讓確診胃癌末期的印度女子莫妮卡.貝斯拉康復。教宗方濟各去年12月認可德雷莎修女第二個奇蹟:讓巴西腦瘤男子安椎諾痊癒,9月4日在梵蒂岡為她舉行封聖儀式。安椎諾與妻子屆時也會出席。
1985年1月17日前總統蔣經國接見德雷莎修女,稱讚她是博愛的典範;當時她對台灣的人民說:「物質的貧窮容易解決,而心靈上的貧乏、寂寞,卻是今日多數人的問題。台灣可能沒有缺乏麵包的飢餓,但一定有愛的飢餓,缺少天主愛的話語的飢餓。」

德雷莎修女死後19年 4日將封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