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井邊的女人」王愛敏

「井邊的女人」王愛敏
(2016.5.29濟南牧函)
※參閱王愛敏著《井邊的女人》、《撿破爛的女人》。
※參閱王愛敏「活祭」一文。

被稱為美國洛杉磯「街友之母」的王愛敏牧師(Amy Wang)在「洛杉磯第五區貧民窟」服務街友27年。今年4月14日在美國,因心臟病蒙主恩召,安息主懷,享年66歲。她的告別禮拜上週六5月21日下午2點在台北艋舺長老教會舉行。王愛敏牧師的信仰經歷與撒瑪利亞婦人很相似(約翰福音4:6-30),她的生命故事紀錄在《井邊的女人》一書,在洛杉磯廣為流傳。在此,與大家分享上帝在她生命中的故事。

王愛敏幼年在台灣家境貧困,為讓年幼弟妹可吃得飽,12歲時,到鄰居家要碗飯,卻被鄰居兩兄弟用錢騙取身體,也因此使她藉賣淫來換取金錢,供應弟妹飽足與讀書的機會。她清理包裝花販丟棄的花,在飯店或美軍顧問團門口販賣。由於她長得小巧玲瓏又標緻,被美軍覬覦,15歲開始跟著他們混。她18歲成立貿易公司,用錢賄賂飯店服務生提供客人名單,以敲門談生意。那時做仿冒品賺了不少錢。錢是賺得更多,只是心靈更加空虛。她與一位中東商人同居,並懷有對方的骨肉,沒想到他一回國就音訊全無。1981年她公司的經理偷偷把運往巴拿馬的貨換成磚塊,捲走所有貨款遠走高飛。她知道後幾乎精神崩潰,天天想自殺,母親帶她到廟宇上香,她祈求說:「如果宇宙間真有一位真神,就請救我離開黑暗。」 

她被迫前往巴拿馬處理那批生意,當時已懷孕八個月,在飛機上突然肚疼吐血,飛機在洛杉磯緊急降落,救護車把她送去醫院。半昏迷之中,醫生問她:「妳要保留胎兒?還是保留妳自己?」她在絕望中用盡最後的力氣對醫生說:「請兩個都救!」這可能是她生命最後的一刻,便不禁為自己的過去流淚懺悔,卻不知該向誰懺悔,突然間,聽到有人安慰她說:「只有一個人能夠救妳。」王愛敏張開雙眼,看見是醫生,就抓醫生的手說:「求你帶那個人來,救我和肚中的孩子!」醫生說:「只有主耶穌能救妳,我為妳禱告,妳願意相信嗎?」「我相信,我願意相信!」於是為她禱告,45分鐘後孩子出生,母子平安。

孩子平安誕生,王愛敏的生命也保住了,但是證件及錢財均留在飛機上,醫院社工是位基督徒,帶她回家休養。王愛敏進社工的家門時,看見牆上掛有一幅畫,是一牧羊人抱一隻小羊,社工親切接待她時說:「妳就是那隻小羊!」她不知羊代表什麼,只知中國人罵人時喜叫人為畜生,便想:「她為什麼說我是畜生?她會不會因我付不出食宿費而把我送進監牢?」於是逃離那個家開始流浪街頭。雖然美國很富裕,食物很便宜,許多人吃到過胖,然後就減肥。可是官方統計,全美國約有450萬人因長期缺乏食物而處於挨餓中,吃不飽、穿不暖,其中包括有因家庭暴力逃離家庭的婦女兒童,及常年在街頭流落的流浪漢、一些社會的邊緣人。 

某天,懷中嬰兒餓到娃娃大哭,她想自己也活不了,於是把孩子丟在超市推車上轉頭就走。這時有聲音說:「我不是同時拯救你們母子兩人嗎?」她哭著抱起孩子仰天說:「神啊!如果真的是你,就請你看顧,我們已經幾天沒有吃飯,孩子也沒有牛奶和尿布。」恰好,孩子的奶嘴掉到地上,旁邊有一小紙團,她好奇地打開來看,竟是一張百元紙鈔。她就用這一百元買了食物和尿布。

這一百元很快用完了,她和孩子再度陷入飢餓,孩子因飢餓而哭的聲音驚動一位八十歲美國老太太。王愛敏回答說:「我們沒有家,天氣太熱走不動,只好借妳家的台階坐一會,我們休息片刻就會離開。」沒想到老太太竟接待他們。當進去時,愛敏再度看見那幅牧羊人與羊的圖畫。老太太招呼她和嬰兒住下來,老太太天天要她讀聖經,她覺得很討厭,決定遠走他方,要到一個沒有基督徒的地方去!

坐上三天兩夜的灰狗巴士,來到偏遠地方租了一間公寓。誰料搬進去那天,便有基督徒黑人鄰居前來打招呼,說:「歡迎妳來我們的教會!」王愛敏愕然,難道美國人都是信教的嗎?黑人基督徒天天為她禱告,又向她傳講耶穌的福音。在她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一些基督徒鄰居毫不猶疑前來幫忙,令王愛敏大受感動,便不再抗拒基督信仰,終於在一個聚會中,把自己生命交給主耶穌。

後來王愛敏再回到洛杉磯,起初是睡在教堂的椅子上,一對夫婦來教會禱告發現了他們,當晚就帶她母子回家,住在他們的車庫,她非常感恩,天天為這家人祝福禱告。王愛敏想到有一孩子單親母親帶著五個小孩,她想「我不能這樣自私自己住車庫」,於是她瞞著主人家,偷偷地在晚上把她們帶進車庫,她編個理由安慰自己:「全地的產業都是神的,神不會責怪我作錯事,我們住的車庫都是主借給我們用的。神說不要為吃的穿的憂慮。」有一天這單親的一個孩子發高燒,孩子的哭聲引起主人的注意,進來一看有那麼多人,看到王愛敏的愛心,主人家淚流滿面說:「原來世上有那麼多人很可憐、無家可歸。」後來這對夫婦另租到一個公寓給他們,王愛敏搬進去一看,還可容納一些人,又把另外一個帶著五個孩子的單親帶進來,住了十幾個人,而她自己把沙發搬到外面睡在屋檐下。她所想的是:求主開我們的眼睛能看見周遭有需要的人,伸手去幫助,要站在耶穌的地位上去作祂所喜悅的事。

王愛敏的兒子崇德,生長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眼看了這一切,他也跟媽媽學習去愛貧窮人。有次兒子說:「媽,你把床讓給別人睡,我要把我的床給你睡。」王愛敏說:「你是寶貝,你睡在床上,媽媽辛苦一點沒關系。」兒子說長大了一定要買房子給媽媽住。這孩子很艱苦的生活中沒向媽媽發脾氣,他曾流浪在街頭知道那些人的需要。他七歲時有一天校長叫王愛敏去學校辦公室,王愛敏以為孩子犯錯。原來校長流淚問王愛敏怎樣教養孩子,因吃午飯時孩子總不在餐桌上吃,老師校長以為他到外面玩,後來才發現他把便當分給街頭的流浪漢吃。校長說:「你的孩子很特別,他愛窮人。」王愛敏的孩子在最壞的環境中學習去愛人。今天,王愛敏的兒子懂得愛所有的人,有時那些流浪者不守規矩,王愛敏也會發脾氣,兒子會叫媽媽安靜下來。崇德今年35歲,也成為一位全職傳道人,參與牧會服事。 

王愛敏對主說:「主啊,沒有人要去的地方我願意去。求主帶我到最黑暗,沒人要去的地方。」有一天,她讀到以賽亞書第45章:「我必在你前面行,修平崎嶇之地。」王愛敏問一位弟兄崎嶇之地在哪裡?他說這地方你不會去的,就是市中心一處。王愛敏說我不怕,我和孩子以前已去過了。後來她明白:崎嶇不平的生命就是那些吸毒的、被虐待的、單親的,有妓女、孤兒、寡母。王愛敏流淚為那些失喪流浪的靈魂禱告。那時她沒工作身無分文,連坐車的錢都沒有,有弟兄給了她二十元,另一姊妹又給她車票。王愛敏帶兒子去了市中心在一個街頭下車,看見很多紙箱,裡面住了許多人,也有一些在垃圾箱內找食物。想到以往自己帶孩子流浪街頭的情景,王愛敏眼淚就掉下來了:「主啊,帶我來這裡作什麼?」主說:「給他們愛、關懷、吃的、穿的。」王愛敏說我沒錢。主說:「把口袋裡的二十元拿出來。」王愛敏說這只夠我跟兒子吃一個禮拜。但主提醒她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故事,王愛敏明白了,可是心思意念肉體都不願意。但她相信這是主的聲音,掏出那二十元時眼淚就流出來,她到賣熱狗的攤子買二十條熱狗。小販以為一個女人要吃二十條熱狗太嚇人了。王愛敏說:「不是我吃,是給流浪漢吃的。」小販聽了就罵:「那些人吃了還不是又去吸毒,酗酒,懶惰嗎?他們不會改的。而且你也不必作,已有人在作了。不要浪費你的錢!」王愛敏說:「你不要罵他們,要罵先罵我,因以前我也是流浪街頭的。」王愛敏把自己的見證講給他聽,小販也哭了,很慚愧,他說有一百條熱狗百分之百給出來。王愛敏很高興就給他二十元,他不肯收,王愛敏說「一定要收,不然我就不能與你一起分享祝福。」後來王愛敏就為他作祝福的禱告。主祝福這位賣熱狗的人,後來他有五個餐館,至今仍依然每天把剩下的新鮮食物捐給王愛敏用來救濟貧窮人。

王愛敏親身經歷了五餅二魚的神蹟,決心為主的緣故服侍流浪漢,她將流浪漢帶回教會聚會。可是,流浪漢身上又臭又髒,不修邊幅,外貌舉止令別人不愉快,也不肯受約束,有些會友投訴。她便流淚,為流浪漢聚會需要禱告上帝。一天,她經過洛杉磯市中心一個荒廢了很久的倉庫,到處堆滿垃圾,上帝對她說:「這是我將來的聖殿。」王愛敏把這貨倉租下來,穿上膠鞋,帶起手套,清理堆積如山的垃圾,一邊鏟垃圾,一邊唱詩、禱告。流浪漢知道是為他們而預備的地方,受感動也來幫忙。一個大倉庫,就在短短一個早上全被清理乾淨!當她在教會分享,弟兄姊妹大受感動,一位曾嘲笑她的弟兄,竟在此時也願意義務替「流浪漢教會」規劃建築藍圖。藍圖獲通過,上帝的供應也開始陸續送來,不知從何送來全新的聚會長椅,不知誰送來水泥和建築材料,到處都看見上帝恩典的供應。之後透過她所屬的教會及沙門海曼農場女主人提供金錢和物品,開始接濟街友的工作。王愛敏說:「我自己就是撿破爛的,專門把吸毒的,有問題的,甚至瘋子撿回到神的家,神的家就是 Recycle Center(回收中心) ,主把他們磨造成貴重的器皿被主使用,工作雖然很辛苦,有時走不動,做不來,但所有的疑難雜症神都有辦法。」

主知道我們為祂作事不夠力量權柄,但是只要你願意為主擺上,祂會賜給你力量、權柄、恩賜。王愛敏牧師這貨倉服事當地的流浪漢十多年。裡面擺滿各式各樣的罐頭食品、餅乾、蔬菜和其它的用品,都是分發給低收入家庭的,租金全是有愛主的人暗中奉獻的。

這貨倉又用作職業培訓,使無家可歸者有謀生技能,建立自信,從而能重投社會。許多人有的生命改變的重回社會。她先後成立「中途之家」、「豐收磐石基金會」、「阿蘇沙燈塔教會」,每天舉辦聚會、提供膳食。她亦進入收容中心或貧民區,探訪關懷,許多人受影響跟著進教會,有人病得醫治、家庭改變、找到工作。她的善行義舉被美國政府肯定,獲頒美國優良公民證,讓沒有身份的她成為美國公民。2010年,她在台北市艋舺大道旁成立「台北燈塔教會」,每週五天提供街友福音聚會及早晚餐,還帶街友去工作。

王愛敏就像那「井邊的女人」,在遇見耶穌之前,也有一段極不光彩的過往,她過去曾為了經濟上的需要出賣肉體,是那麼不堪與無奈,按常理說這樣遭遇的女人,會羞羞愧愧、躲躲閃閃,既不想、也不敢舊事重提,更不會到處去張揚。如今上帝揀選她,使用她那流離飄蕩的經歷,成就上帝自己的工作,成為一個施恩的管道、祝福的出口。如今,她安息主懷了,但她的生命卻要如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為甚麼祈禱文用寫的?

為甚麼祈禱文用寫的? 
黃春生牧師(2016.6.5濟南牧函)

以前牧會時,曾有長老問我:「司會祈禱可不可以寫祈禱文,並照稿祈禱?」也曾有會友向我反映說:「為甚麼許多司會者在祈禱時,常看著稿子唸?不像在禱告,反而像是在賣弄文章,很做作。」遇到類似的信仰問題,我們必須來看聖經的教導,甚至參考歷代教會的傳統見解。 

論到祈禱首先必須要談《主禱文》。根據路加福音11:1的記載,耶穌教導主禱文的原因,是因為有門徒要求耶穌教他們祈禱。很奇怪,耶穌的門徒都出身自猶太家庭,按理從小都會祈禱,為何需要耶穌另外教導他們祈禱,而且要「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因為,當時猶太拉比習慣將信仰的內涵言簡意賅地寫成祈禱文,並授與門徒,而施洗約翰的門徒也用「約翰的祈禱文」祈禱,大家一聽就知道他們是約翰的學生,因此耶穌的學生才會向耶穌請求:「請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因為,門徒若用「耶穌的祈禱文」祈禱就是表明他們是屬耶穌的,而主禱文可說是耶穌基督對祈禱言簡意賅的教導,也是信仰的告白。總之,主禱文是「文字化」的祈禱詞,就像將祈禱寫成「稿子」一樣。 

不僅主禱文是文字化的禱詞,聖經中也有許多文字化的祈禱詞,如創世記24:12-14敘述文的禱詞,或是先知的禱詞何西阿書14:2-3,約拿書4:2-3。而禱詞記載最多的要算是詩篇,例如求助的禱詞、信靠的禱詞、懇求赦免的禱詞,也有祈求向仇敵報復的禱詞,甚至也有病人的禱詞(詩篇第41篇)。這些禱詞的性質有個人的,也有民族的,也有表達個人內心的感受,也有反映上帝全體子民的願望。 

而個人懺悔的禱詞,要以詩篇第51篇最為著名,此禱詞是大衛與拔示芭通姦之後,大衛祈求赦免所作,他甚至將此禱詞交給宮廷的樂長作成詩歌來吟唱。其實有許多的詩歌,原先都是祈禱詞,所以每吟頌一次,就如祈禱一次。而早期教會的禮拜中,就常吟唱詩篇來祈禱。就如某些教會在禮拜中,當司會祈禱完之後,會眾同心吟唱聖詩第329首「主,聽我祈禱」,或是吟唱聖詩第348首「求主教示阮祈禱」的複歌。 甚至,猶太拉比這樣說:「不會祈禱,就要去讀詩篇;不會做人,就要去讀箴言。」

在初代教父中以希坡主教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的《懺悔錄》的禱詞最撼動人心,因為他將自己的罪惡完全說出,寫成一本信仰的懺悔實錄。許多人都因為他的懺悔禱詞而深感痛悔,因而轉向耶穌基督。 甚至,在教會歷史中也有許多著名且感人的禱詞流傳於世。例如聖法蘭西斯的禱詞、麥克阿瑟給兒子的禱詞、德蕾莎修女的加爾各答禱詞等。 

通過聖經的教導,以及參考歷代教會的傳統。牧師要告訴各位,可以寫祈禱詞,也可以「照稿」祈禱,特別是帶領會眾祈禱更需如此。 其實我更希望司會的長執,都能夠將祈禱文寫下,因為司會者是代表全體會眾向三一上帝祈禱,所以更需要清楚所祈求的內容。特別是禮拜司會祈禱,首先必須表達會眾的懺悔,因為我們必須以心靈和真誠來敬拜上帝(約翰福音4:23),特別是抱持一顆謙卑懺悔的心。接著,懇求聖靈光照,使我們明白聖經—上帝的話語。比較仔細的兄姐可能會發現,我們教會第一場禮拜中,司會長老帶領會眾有二次祈禱,第一次祈禱全體站立,祈禱內容是「懺悔祈禱」;第二次祈禱全體坐著,祈禱的內容是懇求「聖靈光照」。 

司會祈禱不是自己的私禱,而是帶領會眾祈禱,這樣的祈禱應該談的事是屬於公眾的。如果有寫出來,至少在寫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要祈禱甚麼了。再者,也因為有寫出來,可以讓公禱的事項更加周延,若禱詞的內容有欠缺時,也可以即時補正過來。在寫禱詞時,至少會看過祈禱文數次,這樣看來,寫禱詞,比沒有寫禱詞,在準備上是認真且嚴謹了許多。 當然,有些傳統教會採用「公禱書」優美的禱詞,牧師及司會者只要按著公禱書「唸」,我認為這樣容易淪為「形式」,也無法將當下社會處境、教會實況的反省納入禱詞中,這也是長老教會沒有採用「公禱書」的主要原因,但我們也不用排斥公禱書,或許可以參考公禱書的優美禱詞,就像我們有時也會以詩篇中優美的詞句來祈禱。

祈禱,雖然不是在重視詞句是否優雅,也不在乎長短。但是,真實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帶領人祈禱,或是自己祈禱,或是聽帶領祈禱者的祈禱,都是一樣。失落敬虔、謙卑與真實的心的祈禱,即使是很美麗的祈禱文,也是枉然。因為上帝聽的是人內心真實的話語。沒有準備的祈禱,不會是出自真心的祈禱;沒有經過思考的祈禱,不會說出生命裡面的聲音。若是,司會者如果能夠在寫好祈禱文後,又將所寫的背起來,那樣就會更完美,期待司會的長老、執事能夠如此預備心。 

最後,也要讓兄姊知道不僅帶領會眾祈禱才需寫禱詞,就連個人的私禱也可以寫。牧師以前就習慣在日記裡寫上禱詞,多年之後拿來看,可以看到許多祈禱的事項都有上帝美好的應許。如此,記錄個人的禱詞就成為信仰最美好的回憶錄。願我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們,不妨學習寫禱詞,使我們的祈禱得到更美的操練。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百合種植紀錄

台灣國花~百合種植紀錄

網路書籍推薦《台灣原生百合之美》花蓮農改場

台灣國花
特點及意涵:
1.台灣固有種:象徵台灣獨立自主性。
2.有四種固有種:象徵台灣人、客家人、原住民、新住民。
3.生育地廣布:反映台灣人民的草根性,滿是旺盛的生機。
4.生命力強:在惡劣的生長環境下,依舊堅韌地綻放。
5.深根:鱗莖深植土中,代表深根厚植精神。
6.純潔:雪白喇叭花代表純潔,又象徵自由、和平與公義之社會理想。
7.復活:復活節期間綻放,象徵超越死亡的神聖性,代表生命的崇高價值。

百合科植物有230屬,近4000種植物,廣佈世界各地,以溫帶及副熱帶地區分佈較多。其中,百合科百合屬植物約有96種,主要分佈於台灣、日本、韓國、中國、歐洲及北美洲等北緯地區,北美25種,歐洲12種。

分佈在台灣的百合科百合屬的植物有四種(另有一變種),包括野小百合(細葉卷舟, Lilium callosum)、粗莖麝香百合(鐵砲百合, L. longiflorum)、豔紅鹿子百合(鹿子百合, L. speciosum)、台灣百合(高砂百合, L. formosanum Wall)及小葉台灣百合(L. formosanum Wa1l var. microphyllum,台灣百合之變種)。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執著與放下

【執著與放下】
黃春生牧師
什麼該執著?什麼該放下?
「信」該執著,「痴」該放下。
「望」該執著,「貪」該放下。
「愛」該執著,「嗔」該放下。

然而,信心、盼望,和愛這三樣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

「三毒」是佛教術語,為貪、嗔、痴三種煩惱的合稱,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即危害人的身心靈。
「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將盼望寄存於各種權勢、名望、金錢等慾望。它使人迷失於一切順情之境,而貪得無厭。
「嗔」,又稱「嗔毒」,是三毒中最惡毒的。也稱為「嗔恚」,恚的意思是「怨恨、憤怒」。它使人迷醉於一切違情之境,而忿怒仇恨。
「痴」,又稱「痴毒」,指世人存於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也就是愚痴沒有智慧。

「信、望、愛」恰恰是「三毒」的解藥。
「信」使人信靠造物主,順應造物主的事理,而不迷亂於「痴」。
「望」使人寄望於永生,看權勢、名望、金錢為糞土,而不迷失於「貪」。
「愛」使人愛慕屬基督,愛上帝、愛他人,而不迷醉於「嗔」。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政治人物該為台灣留下什麼?

政治人物該為台灣留下什麼?

黃春生牧師(2016.5.15濟南牧函)

幾天前我接獲受邀出席第14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即將就任的蔡英文總統、陳建仁副總統受到全國人民很高的期許。想想過去的八年中,馬英九總統不也是受到很高的期許嗎?但其任內國家主權流失、背離民意、政見跳票、自殺率攀升、隨機殺人事件不斷發生,依附中國想藉此「經濟起飛」,無奈中國經濟也可能「硬著陸」。這讓我想到申命記8:3所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這句話提醒執政者及百姓,如果國家社會沒有「核心價值」(上帝的話),只追求表面的成長,這樣的社會不會有未來的。

有「世界最偉大的乞丐」之稱的德蕾莎姆姆(對年長修女的尊稱)在1985年1月來台訪問,會見了當時的總統蔣經國。她曾一針見血的說過:「台灣的社會,物質富裕,精神卻是貧窮的。...物質的貧窮容易解決,而心靈上的貧乏、寂寞,卻是今日多數人的問題。台灣可能沒有缺乏麵包的飢餓,但一定有愛的飢餓,缺少天主愛的話語的飢餓。」當年,仁愛傳教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就在汐止及台南仁德設立類似垂死之家(Asha Daan),為貧病窮困孤苦無依的老人服務,照顧他們,為他們洗澡、洗衣服、剪指甲、理髮、修鬍子、倒便盆。1995年德蕾莎姆姆計劃去中國設立一所仁愛之家,受到中國當局婉拒,他們說中國的社會福利做得很好,用不著。一個傲慢的政府是人民的痛苦,更是敵擋上帝的。

台灣這八年的停滯,除了欠缺核心價值,也跟主政者的傲慢息息相關,施政滿意度9.2%,卻自我感覺良好。這也與長期以來,政治人物的「自我中心」有關。在台灣許多政治人物都喜愛「剪綵」、「題字」這種東西,就有人被戲稱「灌水剪綵王」,甚至有人藉著「整修」把前人的題字換成自己的名字,似乎怕別人忘記他。二年前苗栗縣舉債400億,退休金延遲發放、社福經費停發,只為了縣長要放煙火、要辦燈會。這些都是很奇怪、惡劣的價值觀,想想放煙火、造橋、鋪路、建設的費用都來自納稅人,如果主政者要獨資奉獻「留名」,我沒有意見,但是這些「受託」的官員,都有領薪水,是為國家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了滿足「自我」。

政治家越少「自我」,就會越受到尊敬,他想的都是如何幫助弱勢者,如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提升國家的榮譽感,而不在意個人坐在什麼位置,更不會在意人民是否忘了他,因為他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事。真正愛人民的人,不需要任何題字、雕像。這對基督徒的從政者更為重要,因為我們越高舉自己的名字,基督的名字就越低;只有當我們的名字越卑微,基督的名字才越受高舉。

政治人物該為台灣留下什麼?我期許新的政府,謙卑不是掛在口頭上,而是不高舉人的名字,不剪綵、不題字,要學習耶穌的教導:「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馬可福音10:44)

在台灣歷史中,其實有許多典範人物值得政治人物學習。日本人治理台灣時,把台灣當成日本國土的延伸,他們派出最優秀的地質專家和水利專家來台灣勘查,發現台灣是一塊上帝賞賜最肥美的土地,不但有充足雨水,有高山森林,和各種甜美果實。後來,日本政府還派了農業專家新渡戶稻造來台灣勘查,並在台灣建立了種植甘蔗而發展出龐大的蔗糖工業,被台灣人稱為「台灣糖業之父」,他本身也是一位基督徒,一位有信心眼光的基督徒。

日本領有台灣半世紀,經由有效率的治理,將台灣這個島嶼由落後的邊陲轉化成守法、有序、生產力發達的現代化社會。確立日本在台灣治理的規模,是著名的「兒玉—後藤體制」(1898-1906),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所扮演的角色,更特別受到學界的注意。比較被忽視的是,「兒玉—後藤體制」之經略台灣,其實仰賴了一群傑出文官的規劃執行。在這群日本早期的「科技官僚」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奠定了台灣現代製糖業基礎,被美國學者Mark Peattie稱之為足以與兒玉源太郎總督、後藤新平長官並列日本治台前期的「三頭統治」(triumvirate)之一的新渡戶稻造(1862-1933)。

新渡戶稻造是戰前日本著名的教育家與外交家,甚而有「日本自由主義之父」的美譽。《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作者東京大學校長矢內原忠雄先生最敬重的兩位恩師,一位是終生反戰的無教會主義者內村鑑三,另一位就是新渡戶稻造。矢內原忠雄1910年考上舊制第一高等學校(今東京大學),在學長川西介紹下參加校長新渡戶稻造的讀書會,隔年參加內村鑑三每週日的聖經研究會,終身信仰內村鑑三提倡的基督教無教會主義。

新渡戶稻造之所以成為一位為大的政治家,是因為他信奉基督為他的核心價值,他不為自己留名,只求榮耀上帝。他的信仰啟蒙者,是來自札幌農學校(今北海道大學)的創校校長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博士(William Smith Clark)。由於克拉克校長本身是一位基督徒,因此他經常與學生談論《聖經》,經常勸勉學生一起信奉基督,因此,入學的學生在他的影響下,都簽署「信奉耶穌的誓書」以示入教的決心。研讀聖經也成為札幌農學校前二期生最重要的學習之一。

1877年克拉克博士返美在札幌島松附近,騎在馬上,對送別的師生們大聲說了一句話:「青年們,要胸懷大志」(少年よ、大志を抱け Boys, be ambitious.)。從此,這句話就成了北海道大學的校訓流傳至今。克拉克校長離開日本後不久,他以基督信仰所感化的一期生,及二期生的新渡戶稻造、內村鑒三等人也影響頗大,也成為基督徒。

新渡戶稻造曾到美國、德國留學,學習農業。曾擔任過駐英國大使,國際聯盟事務局次長、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産局長、第一高等學校(現東京大學前身之一)校長,也是東京女子大學的創立者。日本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新渡戶稻造擔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産局長,明治三十四年(1901)9月新渡戶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建構台灣糖業發展,建造42間糖廠和台糖鐵路(俗稱「五分仔車」)。台糖鐵路軌距為762公厘,主要興建於1907-1912年與1927-1940年兩個時期,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全臺灣的糖業鐵路有2964.6公里長。由於糖業鐵路遍布於農村地區(主要分布在臺灣西部大甲溪以南),除了甘蔗運輸,也扮演交通運輸的功能,是當時農村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甚至,五分仔車在戰後仍然是學生通勤的主要工具。

新渡戶稻造為台灣打下交通、產業基礎,但他不為自己留名,因此很多人不認識他。這正是他之所以成為典範人物的地方。盼望從事政治服務的人,多多學習這些在台灣歷史中的典範人物,甚至,大學通識教育、教育部歷史課綱也應該納入這些典範人物的故事。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淺談猶太宗教教育

淺談猶太宗教教育 
(2016.5.8濟南牧函) 黃春生牧師
十九世紀猶太錫安復國主義以來,在教育上最重要的變革就是「經學院」(Yeshiva)大量開辦,以及希伯來語的復活。希伯來語作為古代「先知」的話語,流散外國的猶太人無法使用在日常溝通,只能用在讀經、研經上,無法流通在散居地。希伯來語能復活,主要歸功於語言學家艾利澤本-耶胡達(אֱלִיעֶזֶר בֶּן־יְהוּדָהEliezer Ben-Yahuda, 1858-1922)的努力與推展,使得現代物品、名詞被賦予希伯來文,並逐漸成為流通的語言。
1916年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已經有四成的人口可以使用希伯來語,以色列建國後的三年間,從散居地返回的移民語言更是大雜燴,因此以色列當局開設大批「烏爾潘」(Ulpan)即「學習之家」的語言速成班,以集中強化訓練方法,使學習者在6個月間掌握日常用語等讀寫能力。
二次世界大戰後,猶太民族人數大約剩1,800萬人,佔世界人口的0.03%。但是,他們的傑出人才卻是在世界上閃閃發光,例如愛因斯坦(物理學家)、佛洛伊德(心理學家)、馬丁布伯(哲學家)、畢卡索(畫家)、文學、音樂比比皆是。
根據諾貝爾網站1907-1973年間,諾貝爾獎總計頒發411個,獲獎者中,猶太人佔65個,為總數的15.8%;分別是和平獎65個,猶太人佔4個;文學獎69個,猶太人佔4個;醫學獎109個,猶太人佔25個;化學獎77個,猶太人佔9個;物理獎84個,猶太人佔20個;經濟獎7個,猶太人佔3個。 甚至,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大約40%是猶太人,尤其是經濟學獎。1970年,Paul  Samuelson是第一個美國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經濟獎。至今猶太人以僑居美國紐約最多,主要是銀行家、教授、醫師、律師等。
這樣的高素質,主因是重視聖經及教育,靠著知識,在各領域不斷提升,又再加上冒險精神、企圖心及強烈的生存欲望,造就出非凡的果效。令人詫異的,一個亡國將近兩千年的民族,卻能在1948年復國,靠的就是對「聖經(妥拉)」的教育傳承不輟。以上帝的話語來教導、維護並引領民族的方向與存在感。

一、猶太教育的信仰核心—《妥拉》(摩西五經)
談到猶太教育,首先必須明白猶太教育是奠基在「妥拉—信仰核心」。猶太的教育很明顯的就是「神學」目的的教育。他們藉著教育認識神,學習正確地敬畏神、服事神,進而提高訓練的層次,達到與神溝通的效果。因此,古代的施教者就是「祭司」,他們的職責除了獻祭,還從事教導。申命記31:1-13就記載祭司公開的宣講律法(聖經),並「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的職責(代下17:9)。其實,獻祭本身也是種「行動的教育」,在儀式中明白各種象徵性的動作,藉此能清楚的明白神的旨意,甚至具體感受上帝的同在。
除了祭司對百姓的施教之外,先知學校的興起,更幫助百姓心靈層次的提升。以利亞先知要傳承給以利沙時,還帶他走了一趟「教學之旅」到吉甲、伯特利、耶利哥巡視各地的先知學校。(參考列王紀下第2章)
其實,早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就吩咐摩西:「要叫你將我向埃及人所做的事,和在他們中間所行的神蹟,傳於你兒子和你孫子的耳中,好叫他們知道我是耶和華。」(出埃及記10:2)猶太教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使人明白上帝的旨意。先知的基本職責,則在傳達上帝的旨意;不只是在預言即將發生的事,也在教導及勸勉人如何過著上帝所要求的生活。

二、家庭教育的配合
聖經也教導猶太人注重家庭教育,「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這句話是對父母、家中長輩所說的,可見猶太父母被賦予教育的重要責任。
申命記6:4-9說:「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頭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這句話將教育和敬畏上帝並提,這句話也是迄今猶太人出門、進門要默念的話,甚至也作為每天早晚的禱詞。其中「聽」希伯來語讀作「示瑪」(שמע, Shema),這與基督教會的「信經」(Creed, 意即I believe,我信),有相同的重要性,是作為信仰的核心口諭。

三、從腹中胎兒受教開始
詩篇139:13「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胎兒在母胎中,上帝已經覆庇他,已經是上帝交給父母的產業。先知以賽亞曾明言嬰兒從斷奶開始就應該受教育(參考以賽亞書28:9)。
男童從4歲起,就得學習《妥拉》(摩西五經),且需用希伯來語背誦。為了能學習猶太經典,識字是第一步。一般猶太家庭的習俗,會用蜂蜜寫上經文在板上,讓背誦完整的孩子舔食,嘗到「知識」的甜蜜。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就是母親在擔當的主要使命,每個小孩子在6歲之前就會背誦十誡,在8歲以前會背誦出埃及記、默寫十誡,因此又稱為「誡命之子」
到了13歲,孩子開始就必須負起一切宗教責任,開始需要遵守律法,因此又稱為「律法之子」,也是他們的成年禮。路加福音2:41-52就記載約瑟和馬利亞在耶穌滿13歲時,帶他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此外,滿13歲的孩子,要參加週五入夜的安息日會堂禮拜,一直到週六太陽落山,只能做與禮拜、讀經有關的事情。平時在家,每日例行的祈禱、吟唱詩篇、謝飯祈禱。此外,還有逾越節、收割節(五旬節)、住棚節等重要節日的生活。

四、會堂延續信仰與民族
猶太會堂(Synagogue)是在公元前六世紀,猶太人被擄去巴比倫期間所出現的。會堂兼具學校、禮拜與社交功能。在被擄巴比倫期間,猶太長老們成立會堂,並在會堂內為兒童設置學校,教導孩子學習聖經和祈禱。這可能是受到學校教育發達的巴比倫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會堂的目的也是為抵制巴比倫文化的同化。到了公元前516年,波斯王居魯士(古列, Cyrus)打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允許被擄巴比倫的猶太人返回故鄉。回歸之後,會堂小學校愈發增多,甚至從會堂獨立出來而成為類似今日的「學校」。
猶太民族至今熱心教育。以色列建國後,將教育置於優先地位。1949年頒布《義務教育法》,是該國最早制定的法律文件之一,規定所有兒童均須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直到18歲。而政府會按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給予教育補助。

五、尊敬拉比、施教者
聖經說:「不可為難我揀選的僕人;不要傷害我的先知。」(代上16:22)在猶太社會中,拉比(猶太牧師、老師)身兼傳道者、學者、教師、諮商者、仲裁者等多種角色,是享有崇高地位的精神領袖。拉比之間恩賜不同但地位不分高低,在人們心目中,有些較博學者常受邀傳講深奧的真理,有些善於解決較困難的問題,或處理較複雜的儀式或工作。
猶太師生之間常以父子相稱。希伯來語的「父親」一詞兼有「教師」之意。現代英文father一詞兼指父親和教父,正是希伯來語詞文化的承續;「牧師」在天主教稱為「神父」,其意義也是從此承續下來。聖經箴言中,也常見教誨的發語詞「我兒」、「我的兒子」、「請聽,我兒」等。都可以看到,猶太教育中對拉比、老師、施教者的尊敬,這也是猶太教育之所以長遠偉大的要素之一。

結論:
《淺談猶太宗教教育》這一篇牧函只是一個引子,我在想我們教會要如何建構一個合神心意的信仰教育系統。「聖經學校」、主日學教育、青少年教育,都需要整合、規劃。藉由猶太宗教教育,給我一些靈感與看見,但還沒有辦法具體化、方案化。若是,兄姐有任何看見,都歡迎與我或裝備部門的同工分享。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全面體檢我們濟南教會的教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