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維護屬靈家庭秩序的五項原則

維護屬靈家庭秩序的五項原則

以和平彼此聯繫,盡力保持聖靈所賜合一的心。(以弗所書4:3)

一、選擇鼓勵而非批評
◎旁觀挑剔總是比參與貢獻來得容易。神再三警告我們不可彼此批評、比較和論斷。
◎在你批評其他信徒憑著信心與誠心所做之工的時候,你就干預了神的工作。
◎別的基督徒,無論你多麼不同意他們的看法,他們並非真正是你的敵人。

Grundtvig's Church(格倫特維教堂)
格倫特維教堂又稱為「管風琴教堂」是一座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教堂,該教堂是為了紀念丹麥神學家、作家和詩人格倫特維而建造。該教堂是為數不多的表現主義風格的教堂,也是哥本哈根著名教堂之一。因造型象管風琴而被稱為管風琴教堂。
二、拒絕聽取閒言閒語
◎搬弄是非是指你不是當事者,也不是問題的解決者,仍將話傳來傳去。
◎聽信閒言、謠言,就好像收贓物,都有罪。
◎若是有人向你搬弄是非時,你要勇敢的對他說:「請停止,我不需要知道這件事。…你已經與當事人直接說話(求證)了嗎?」

三、以神的方法來平息衝突
◎耶穌教導教會一套簡易三步驟:
1.面對面談。
2.邀公證者一起談。
3.若不聽從,則交教會處置。
◎教會處置後,若這人不肯聽,就把他當作非信徒看待了。(參考馬太福福音18:15-20)

四、支持你的牧者與領袖
◎世上沒有完美的領袖,但神賦予他們責任和權柄維持教會的合一。
◎當我們尊敬照顧我們的領導者時,便是保護教會了。

五、維護教會合一是你的責任
◎合一是團契之魂,摧毀它便如從基督身體中把心臟挖走。
◎神犧牲的愛,謙卑虛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神看重祂教會過於世上一切。

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安息年「可以」做什麼?

安息年「可以」做什麼?
黃春生牧師

今天被問到一個問題

Q:牧師,可以問個問題嗎?以色列人安息年「可以」做什麼?(比較積極面的)

2014年9月24日當天黃昏,便進入了猶太5775年,從這日起的一年便是安息年。換言之,今天(2015.6.29)仍在本次的安息年之中。

雖然問題是「以色列人」安息年「可以」做什麼?但我想,應該不局限於「以色列人」,而可以擴大為基督徒或是世人。如果我們告白上帝是全地的主,就必須以示人的角度來看安息年可以做什麼?

安息年(希伯來語:שמיטה‎,拉丁語:Shmita‎,意為「豁免」),每個七年的第七年就是安息年,第七個安息年(第49年)的隔年就是五十禧年。

現代以色列國復國後,他們在1951年首次守第一個安息年(希伯來曆5712年)。隨後的安息年是1958年(5719)、1965年(5726)、1972年(5733)、1979年(5740)、1986年(5747)、1993年(5754)、2000年(5761)、2007年(5768)。2014年(5775)正逢安息年,下一次安息年會在2021年(5782)。

2014年9月24日當天黃昏,便進入了猶太5775年(至2015.9.13日落前),從這日起的一年便是安息年。

安息年可追溯自出埃及記23:10-11所記載「六年你要耕種田地,收藏土產,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種,使你民中的窮人有吃的;他們所剩下的,野獸可以吃。你的葡萄園和橄欖園也要照樣辦理。」因為以色列人是從奴隸、艱困的環境下蒙上帝的救贖,因此守安息年更能體會先民的艱困。守安息年有四項主要目的,1.遵守上帝的話語;2.照顧窮人;3.生養萬物;4.環境永續。

利未記25:35-55
照顧窮人(35-38) 不可向他取利……只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36,38節)
贖回奴隸(39-55) 到禧年(50,52,54節)

「禧年」的觀念來自猶太民族,根據聖經利未記25章,每七年有一個安息年,土地休耕,不種不收,教導上帝的子民對上帝全然的信靠,享受上帝的供應及保護。每七個安息年之後再加一個安息年,則稱作「禧年」。而這五十年才一次的禧年又稱作「自由年」,因為在這一年,人經歷完全的自由,包括(1)奴隸得釋放—人身自由;(2)債務被免除—經濟平等;(3)土地歸原主—資源重劃。也因此「禧年」是很具體的,即資源的重劃,經濟的平等,進而促使弱勢者得到高昇。

禧年的觀念在耶穌的教導裡是一項重點,依據路加福音4:16-30的記載,耶穌到世上的第一篇信息就是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宣告上帝要釋放人的身、心、靈的束縛。而祂的教訓與作為更是在實踐禧年的意義,即要帶給世人自由、平等、博愛,與救贖。

在新約時代,基督徒在傳揚福音時就是秉持「禧年」的精神,熱心為弱勢者謀求幸福(徒6:1;雅1:27)。此傳統隨著教會的建立更影響社會福利制度,在中世紀宗教改革時,日內瓦市政府就採用加爾文牧師的建議,設置難民收容所,興建公立學校與醫院,使社會中的弱勢、殘疾者得廉價的照護,並為知識的啟蒙訂立了根基。如此遠見的社會福利制度逐漸受各國仿效。

但是,十六世紀殖民與帝國主義猖獗,許多弱小、無辜者受到侵害。此時,情勢比人強,教會的聲音無處可出,但是真理終究戰勝邪惡。教會秉著信仰良心與禧年的精神,撼動人類集體的良知,將人類再度拉回到良善的一面。但是到了工業革命時,資本家剝削勞工,上帝使得社會福利的創始者饒申布士牧師的聲音再次喚醒教會,使得各國教會與基督徒極力促使勞工立法,使勞工得到應有的自由與報酬。往後世界各國「五一勞動節」就是在紀念此事。我們可說,勞工立法的達成,就是禧年具體的表現。而禧年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義:

(1) 社會意義:「禧年」即「自由年」,乃宣告上帝是弱勢者的保護者。在現在社會裡,弱勢者包括無家可歸者、受冤屈者、被壓榨者、受剝削者、心智未化者…等,使他們受到注重與自由乃是禧年所具有的社會意義。

(2) 經濟意義:土地重劃使那些經濟遭遇艱難,為債務所困或為奴的人有了盼望,得以重新開始。特別是現今的經濟強國應該豁免弱小國家的外債;資本家應該降低獲利率,甚至積極的回饋給弱勢者。

(3) 倫理意義:安息年要求土地和人一樣都須要休息,人不可工作過度,土地利也不可過度開發。這除了有「永續」的觀念之外,還有除去人類貪婪的慾望。通過禧年再思,人類應該棄絕貪得無厭的慾望,處處為人和土地設想。

這三方面的禧年意義,即是自由、平等、博愛。此外禧年還有未來意義,就是上帝的救贖。啟示錄中講到基督將要再臨作王一千年,世上的國都成了主基督的國。換言之,「禧年」也表達出上帝拯救祂的子民的恩年。

守安息年或禧年,我們如何實踐基督的福音呢?如何賦予「禧年」真正的意義呢?最好的見解就是回到耶穌到世上的第一篇信息,所宣告的「上帝悅納人的禧年」來思考。讓基督徒以耶穌的教訓與作為來實踐禧年的意義,即帶給世人自由、平等、博愛,與上帝的救贖。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學術袍歷史概述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Academic Regalia)

學術袍歷史概述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Academic Regalia)
黃春生牧師
延伸閱讀:認識牧師服及禮儀色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所戴無邊帽(skullcap)

學術袍(Academic Regalia)或學位服(academic dress)可追溯至12世紀和13世紀大學興起後而有的。而大學的興起又與基督教的修道院相關聯,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各地修道院紛紛而立。修道者極為苦行,穿著簡單,而神職人員的聖袍就源自修道院的「黑袍」,而修道院傳統延續到後來的大學,甚至今日大學畢業生就是要穿著黑袍。

中世紀的修道院或大學,無論學生還是老師,平時都穿著黑袍。少數規定穿著者必須是經過皈依或宣誓的人。而穿著長禮服(Long gowns),可能是在沒有暖氣的建築內必要的保暖穿著。學位垂巾(學術袍的後頸垂巾,Hoods),源於皈依剃度(tonsure)後,門徒所背負的袋子(參考馬太福音10:10),象徵已經得道的入門弟子。

學位帽(academic cap)則源自修道院的學者或神職人員的無邊帽(skullcap),此無邊帽又源自猶太人的無邊小圓帽(Kippah, Yarmulke)(參考備註)。在第二世紀塔木德時期(Talmudic times)猶太人仿效古代祭司頭戴帽子(Mitznefet),提醒自己要謙卑、虔誠,要記得頭頂上還有上帝的存在。因此,無論是skullcap或是Kippah,都是在提醒人,人沒有那麼不得了,因為人的頭頂上還有上帝。之後演變成為方形帽(pileus quadratus),四角代表世界的四極,象徵全世界的知識。中世紀的修道院,只有博士、學者、神職人員可以戴無邊平底帽(barret cap),是一種加大的無邊帽(skullcap),更具備保暖性。

也有一說學位帽(academic cap)源自古希臘的扇形帽(pileus),象徵脫離奴隸而獲得自由的自由人,因此又稱為「自由帽」(liberty cap, Phrygian cap)。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此帽成為自由、解放的象徵。但這種看法無法與修道院學術傳統連繫。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圖書館
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學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oimbra),在1321年就規定,所有的博士(教師)、學生均須穿著黑袍(gowns)。在14世紀下半葉的英國,許多大學還禁止「excess in apparel (過剩服裝)」僅能穿著黑袍。16世紀初,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 of England)年間,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首次規範明確的學位服,並制定了使用的細節。1636年,牛津大學通過《勞迪安法案》(Laudian Code)要求博士、學者、學生都配戴方形帽,而大學自費生、非學術人員則配戴扇形圓帽。而在1769年,劍橋大學學士生則成功申請到佩戴方形帽的權利。

至於學術顏色(academic colors)所代表的學院、系所,則是更晚發展出來的,有系統的規範則是在19世紀末的美國。在這之前,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學士學位的領罩(B.A. hoods)已採用幾個顏色。代表生命的紅色,是教會​​的傳統顏色之一,用於神學領域。代表權柄的紫色,是法律的尊榮的顏色,用於法學領域。綠色,象徵中世紀草藥的顏色,用於醫學。白色,用於文學、藝術領域。橄欖色,接近綠色,用於藥學。金黃色,代表其科研所產生的成果,用於科學領域。

學位袍(academic gowns):一般採用人造絲或絲綢,碩士胸領配上棉綢、絨面;只有博士學位全袍採用天鵝絨。博士袍長袖花邊(Trimmings),繡上三條黑槓滾學術顏色。

學位垂巾(academic hoods):內層顏色代表出身的學院,外層顏色代表本身的研究領域。學士垂巾約2英呎(60.96公分),碩士垂巾約3.5英呎(106.68公分),博士垂巾約4英呎(121.92公分)。學術顏色寬幅,學士2英吋(5.08公分),碩士3英寸(7.62公分),博士5英吋(12.7公分)。

戴pileus quadratus的智者/古代馬其頓修道院的壁畫
學位帽(academic cap):一般有方型帽(pileus quadratus)、無邊平底帽(barret cap),甚至六角帽、八角帽,在英國博士畢業生通常戴類似barret cap的都鐸帽(Tudor Bonnet)。在帽頂附上長流蘇( long tassel),象徵成熟結穗。黑色流蘇用於學士,碩士流蘇配搭自身學術顏色,博士則是金色流蘇。

「撥穗禮」,為何是從右側撥向左側?
畢業典禮授予學位同時進行「撥穗禮」,撥穗是將流蘇由右側撥向左側,代表的意義就是從思想的右派到思想的左派,從青澀到成熟,從今爾後具備左派、批判、改革的能力。

歐洲對於學位服並沒有一致的規範。相較之下,美國的學院和大學較有遵循的制度。此系統的發展,要歸功於紐約奧爾巴尼(Albany, New York)的倫納德先生(Gardner Cotrell Leonard)。倫納德先生1887年為威廉學院(Williams College)設計學位服(academic dress),在1893年他的相關設計理念引發校際委員會的興趣,進而建立與規範學位服的制度。
美國教育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cademic colors code

1895年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先通過學位袍的設計、剪裁規範,並制定了不同學術領域的顏色。1895年3月16日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校際代表,與倫納德先生商討,制定出《學位服規範》(Academic Costume Code),此規範是以哥倫比亞大學學位服規範為基礎。

1932年,美國教育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開始參與學位服的設計與規範,並確定第一版《學位服規範》是否需要修訂。最後,委員會「修訂1895年以來大學及學院委員會所通過的學位服規範,並將規範草案與計畫,提交學術委員會討論。」同年,學術委員會通過《學位服規範》(Academic Costume Code)並予以實施。此後又修正三次。1959年,批准女性專用的軟式方形帽;1973年廢除女性專用軟帽;1986年,增列哲學博士學位採用深藍色(dark blue)。

16世紀加爾文所戴長耳罩無邊平底帽(barret cap)

16世紀馬丁路德所戴無邊平底帽(barret cap)

備註:無邊帽(skullcap)、「猶太無邊小圓帽」在希伯來語稱為Kippah(基帕),日耳曼猶太語(Yiddish)稱為Yarmulke(押瑪克)。Kippah意思是「圓頂、芎蒼」,象徵上帝的無限作為。戴上小圓帽也象徵著謙卑、敬虔,也象徵榮耀。

另外,可參閱聖經的類似記載。
【象徵謙卑、敬虔
大衛哭著上橄欖山;他光著腳,悲傷地蒙著頭。所有跟隨他的人也都蒙著頭,邊走邊哭。(撒母耳記下15:30

富戶差奴僕去打水;
他們到池旁卻找不到水,
帶著空水罐回來。
他們蒙著頭,又失望又狼狽。
天不降雨,大地龜裂;
農夫蒙著頭失望。 (耶利米書14:3-4)

【象徵榮耀】
他使在錫安悲傷的人
華冠代替灰塵,
以喜樂代替憂傷,
以頌讚代替哀歌。
他們要像上主親手種植的樹;
他們要秉公行義。
上主要因自己的作為受讚美。 (以賽亞書61:3)

耶路撒冷因上主的作為欣喜。
上主給它穿上救恩和公義的禮服,
像新郎戴上禮帽,像新娘佩帶首飾。 (以賽亞書61:10)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撥穗禮」,為何是從右撥向左?turning of the tassel

「撥穗禮」,為何是從右撥向左?
黃春生牧師

延伸閱讀:學術袍歷史概述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Academic Regalia)

畢業典禮授予學位同時進行「撥穗禮(turning of the tassel ceremony)」,撥穗是將流蘇由右側撥向左側,代表的意義就是從思想的右派到思想的左派,從青澀到成熟,從今爾後具備左派、批判、改革的能力。

在此祝畢業生,因著左派、批判、改革的能力,使世界不斷地在「改革中」。多撥一次穗,就應該多一分改革的能力。

2005/3/12台灣神學院授予榮譽神學博士給前總統李登輝弟兄
台灣神學院於2005年3月12日下午在禮拜堂舉行
133週年校慶感恩禮拜和李登輝榮譽神學博士授予典禮

李登輝得榮譽神學博士感言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大屠殺「Holocaust」

【大屠殺】
大屠殺「Holocaust」一詞源自希臘文「Holókauston」(燔祭),指將動物作為祭品獻給神靈,意為動物的「全部」(olos)被「燒毀」(kaustos)。
「Holocaust」大屠殺一詞使用已逾數百年,1960年起,該詞被學者用來特指納粹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行為。

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 你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 我心裏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 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 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 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 免得我的仇敵說:我勝了他; 免得我的敵人在我搖動的時候喜樂。 (詩篇 13:1-4)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剪報:希特拉今天再來到世間一定不會留鬚


作者:陳韋安

「1933年納粹黨上台將會帶來教會的屬靈復興。」這是當時許多德國基督徒的想法。

當時教會屬靈氣氛低落,無神論共產主義興起,歐洲基督教岌岌可危。因此,納粹黨政權的出現,其實對當時教會來說是個新希望——「第三帝國」(Das dritte Reich) 這個名字本來就是一個屬靈字眼。納粹主義政權支持的運動「德國基督徒」(Deutsche Christen) 正以這種屬靈的外貌出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教會!相反,希特拉上台的初期,儘管有人不認同希特拉,但大部分教會都不認同激進的抗爭手段——爲何要反對政府?儘管意見不同,也不需要那麼激進。誰是?誰非?支持?反對?教會沒有統一的答案。

二戰結束後,問題的真正答案最終在付上沉重的代價後才被揭曉。生靈塗炭,教會回頭已經無能爲力。於是,1945年10月,二戰結束幾個月後,德國教會發表了一份「史特加認罪宣言」(Stuttgarter Schuldbekenntnis),承認二戰時期教會所犯的錯誤,其中一段這樣寫:「我們帶着沉重的傷痛宣告:昔日透過我們(教會)爲衆多人民和國家帶來無數苦難......我們責備自己,我們的認信不夠勇敢,我們的禱告不夠忠誠,我們的信仰不夠喜樂、我們的愛不夠火熱。」

坦白說,教會作爲上帝正義與和平的代表,大部分人都願意站在上帝的一方。然而,要知道哪一方才是屬於上帝的一方,實在需要極大的智慧。有一本書的名字叫《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The Dictator’s Learning Curve)。書中作者要警告世人的,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獨裁者已經不像從前的了,他已經改變了昔日的外貌,學聰明了、進步了、變美麗了。獨裁者不再以昔日獨裁者的外貌示人,他不會殺掉所有人,他不會封閉整個社會,他不會抹殺一切的自由(因此北韓實在是個很 old school 的獨裁政權)。今天的獨裁者只會殺掉小部分人,再爲他們加上邪惡之名;獨裁者爲了維持獨裁的穩定,他會容許人民擁有表面的自由和表面的民主。但是,邪惡仍然存在,更以正義的形式出現;所有不公義的事都合乎法律,所有荒誕的事都有一定程度的民衆支持,所有的對抗者都是搗亂者!

簡單的說,若然希特拉今天再來到世間,他一定不會留着一撇鬚。怎會呢?傻的嗎?

因此,今天教會,實在要「醒少少」,好好認清誰才是邪惡的一方。因爲,在歷史的洪流裡,往往只有回頭的時候才會發現對方的詭計,以及自己當時無聲無息的愚笨。

原載於《時代論壇》時代.粉紅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