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評英國皇室婚禮

評英國皇室婚禮 
黃春生牧師

英國皇室作為虔誠的基督徒後裔,沿用至今的1688年《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及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都規定,只有新教基督徒後裔才擁有王室繼承權。甚至,英國國王成為英國國教會的最高世俗首領,不但擁有世俗的最高統治權,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最高捍衛者,國王任命首相(政治領袖)、任命宗教最高領袖坎特伯里大主教與約克大主教,也任命24位在國會上議院擁有席位的主教。因此,皇室婚禮不僅全面展示英國王室的精心體面,也將五百年歷史的英國國教重新帶回世人面前。

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與准王妃凱特(Kate Middleton),4月29日在倫敦韋斯敏斯德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西敏寺)舉行盛大的皇室婚禮。英國國王自我限制王權,分權給首相與國會治理國政,但是國王還是英國真正的治理者。也因此,皇室婚禮算是國家大事,當日也成為國訂假日。英國國教會在本次皇室婚禮中安排三位主教主理,由倫敦主教夏特爾牧師(Richard Chartres)講道,西敏寺主任牧師霍爾(John Robert Hall)司會,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威廉斯牧師(Rowan Williams)證婚。

聖經說:「婚姻人人都當尊重」,以基督教立國的英國當然也需奉行聖經對婚姻的教導去行。至少,我從這場皇家婚禮看到基督教的婚姻觀被遵行:

一、看重在上帝與眾人面前的「立約」。婚姻是上帝所立,因此基督徒結婚時,極為看重在上帝與眾人面前的「立約」。當耶穌開始傳道時,祂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就是在迦拿婚筵中。耶穌「以水變酒」,筵席上的賓客飲了那酒後,都認爲比原來的還好。這說明了,相愛的二人,必須在上帝和眾人的面前「立約」,這樣的婚姻結合是對上帝負責,也表明彼此願意彼此委身,如此才能更加蒙恩的。

二、雙方父母的祝福。因為婚姻不僅是二人的結合,而是二個家族的結合,因此自古猶太人的婚姻,必須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下進行。威廉王子與平民凱特,如果沒有得到家長的祝福,這場婚姻就不會在教會舉行;同樣地,牧師證婚前也會與雙方家長會晤,確認家長是否祝福。所以,伊麗莎白二世、菲利普親王曾經邀請凱特的父母在宮中餐叙。凱特的祖先是木匠、礦工,因爲凱特成爲准王妃,她的家族因此獲得貴族身份的盾形徽章。

三、婚約是與上帝的立約。耶穌說:「夫妻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體。所以,上帝所配合的,人不可拆開。」(太19:6)夫妻的關係是「上帝所配合的」,表明「婚約」乃是有上帝參與在其中。因此,基督徒習慣在教堂舉行婚禮,接受上帝的僕人牧師的證婚。

皇家婚禮之後,凱特正式成爲大英帝國的王妃。她的身份轉變,在世人看來就像「麻雀變鳳凰」。但我認爲,在上帝的眼中,一個悔改信主的人更是「罪人變王子」。當然,這場婚禮也有許多值得反省的地方:

一、世俗的報導模糊神聖的價值。許多媒體報導的焦點,都是將目光放在婚紗、皇室規格等,而忘記婚禮中最重要的是新人謙卑來尋求上帝的憐憫與賜福。

二、花費鉅資的奢華。雖然這次的婚禮花費已經比1981年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黛安娜(Diana Frances)王妃的婚禮少了許多,但是奢華的程度也令人瞠目結舌。皇室既然以虔誠信仰為圭臬,若能將經費精簡,並資助窮困者,更能帶動國際的慈善風氣。

備註:查爾斯王子與卡蜜拉(Camilla Rosemary)2005年4月9日在倫敦市政廳舉行世俗的公證登記。儘管卡蜜拉是查爾斯王子的合法妻子,但無法擁有威爾斯王妃的地位。假使將來儲君查爾斯王子繼承王位,卡蜜拉也不會被稱為「王后」,而僅會被稱為「Princess Consort,伴妃」。
英國王儲查爾斯和卡蜜拉結婚,已遭受一連串的羞辱,包括:婚姻合法性受到質疑、婚禮地點被迫從溫莎堡改至市政廳的婚姻登記處、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表明不參加儀式。
英國國教聖公會已同意在查爾斯和卡蜜拉的婚禮完畢後,替兩人在溫莎堡的教堂舉行祝禱儀式(非結婚禮拜),但是根據英國聖公會教會禮儀和法規之規定,若要得到教會的祝福,新婚雙方如果曾經因兩人的不當關係而對他人造成傷害,就必須先道歉表示懺悔。
英國聖公會法規及教制委員會主席──英格蘭南部索爾玆伯里郡的史丹克里夫主教,甚至通知查爾斯,在教會祝禱儀式始之前,他必須先在電視上公開為自己破壞卡蜜拉和前夫安德魯帕克鮑爾斯的婚姻而道歉,以彌補曾經造成的傷害。



相關閱讀:
威廉‧丁道爾-英國宗教改革的先驅者
十六世紀英國宗教改革與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的產生

皇室婚禮程序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St. Benedict of Nursia修道院改革者聖本篤

修道院改革者聖本篤

修道院的形成起因於對抗教會逐漸世俗化而有,在第三、四世紀時興起。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教會採取寬柔政策,廣開教會大門而沒有教導,而導致教會水準逐漸偏低、基督徒素質不齊。當時許多注重屬靈生活的追求者,隱居到曠野沙漠的地區。 「隱士」的希臘文意思是「沙漠」,而「修士」的希臘文意思是「獨自」(μοναχός,monachos),此二詞也成為敬虔的象徵。「獨修」是最初修道的形式,獨修者會到曠野修道,他們就被稱為「隱士」。這群「沙漠教父」持守貧窮、聖潔、順服的誓言,每天祈禱、工作,有些甚至向外傳福音。也因此,逐漸形成「修道院」,提供信仰的追求者有個「出世」的靈修園地,又帶領他們「入世」去實踐博愛的信仰。

西元第五世紀,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希臘、羅馬燦爛的古典文化迅速衰落,羅馬時代的城市幾乎完全沒落,有的成爲設防據點,有的成爲封建諸侯或主教的駐地,古代的各種文化教育機構也幾乎蕩然無存。統治西歐各地區的各個蠻族王國由於剛剛才脫離原始部落狀態,在文化教育方面還是一片空白,這時,羅馬基督教會就成了古代文化的承擔者和傳播者。在教會的努力下,陸續出現了一些修道院學校、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其中,以義大利修道士聖本篤開創的本篤會修道院所組織的教育活動影響最大。

努西亞的聖本篤(St. Benedict of Nursia, 480-547)在羅馬求學期間,因看見羅馬城的罪惡與道德敗壞,因此在西元500年左右前往羅馬城外伊索匹亞科一帶山洞中潛修,後被聘為修道院長。西元529年在羅馬南面的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建立聖本篤派總修道院,這個修道院一直延續到二次世界大戰,因著戰火被摧毀建築物為止。聖本篤開始修道士的制度,並招募十二位門徒,而門徒也有個別的十二位的門徒,這種組織類似今日的小組教會的「小組」。他制定《聖本篤規條》(Rule of St. Benedic),《本狄尼克規條》共有七十三條,其中以守貞(chastity)、守貧(poverty)、服從(obedience)為最高指導原則。

規定凡立志作修道士者,必須先受一年修道院生活訓練,之後一經立誓作修道士,終身便不得反悔。聖本篤要求修道士立三條誓願:
(一)須住在修道院內。
(二)須脫離世俗,就是獨身不娶,抛棄私産。
(三)須服從院長的命令,遵守院中的規則。

聖本篤名言:『懶墮就是靈魂的仇敵』,所以修道士必須努力工作、禮拜(每日四小時,分七次舉行)、讀書。聖本篤有「西方修道主義的族長」之稱,他一生建立了十二間修道院,以改革修道運動為一生職志。每一個修道院有修道院的院長,在修道院有嚴格的規律,他們進入修道院之後,需要發誓三個誓言:

(一)貧窮誓言(poverty):當他們進入修道院之後,他們不僅要過簡樸生活,甚至要一生都有貧窮的打算。
(二)貞節誓言(chastity):當他們進入修道院之後,他們要過聖潔的生活遠離性生活甚至要守獨身。
(三)順服誓言(obedience):當他們進入修道院之後,要完全對神以及修道院的院長順服。

聖本篤要求每一個修道士需有平衡的生活,他們的生活也必須常常保持悔改、歸正,尋求上帝的面。聖本篤式的修道後來漸為西方包括義大利、英國、德國及法國的修道院所遵行。而羅馬教會、英國聖公會等均在每年7月11日紀念這位聖徒,東方正教則以3月14日為紀念日。

聖本篤的規律包括沒有任何的財物擁有權,在修道院裡面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都要好像與主同行一樣,每一天修道院有七次的讚美與敬拜。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勞動工作,每天有固定的讀書時間,每天有個人哀哭的禱告,他們的生活是一個自我釘死的生活。聖本篤的修道院要服事關心那些客旅以及生病的人,這樣的根據是從馬太福音25:35-36來的「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病了、你們看顧我。」

聖本篤不僅是開創修道院式生活的人,他也是一位禱告有能力的人。有一次因著修築修道院外牆時,牆壁突然崩垮壓死了一位年輕的修道士,他下令把那一位嚴重損傷的身體移到他的房間,然後他把房門關起來,經過一個小時以後,房門開了,那一位年輕修道士復活了從房裡走出來,繼續去修築圍牆。

聖本篤還有幾項的服事:

1. 看顧弱勢者的服事。聖本篤的服事不是只有限定在修道院的圍牆裡面,他走出圍牆外到處去幫助別人,「他醫治病人,安慰那些受欺壓的人,而且還有叫人從死裡復活的神蹟」。

2. 醫病趕鬼的服事。在大貴鉤利(Gregory the Great)的書裡面也提到聖本篤有幾次為人趕鬼,有一次在他的修道院裡面,有一位修道士邪靈進入他的身體裡面,使得他倒地抽筋又狂笑,他就僅抓住他的臉頰之後,邪靈就馬上離他而去,從此也不敢再回來。

3. 啟示預言的服事。聖本篤又有啟示的靈與預言的恩賜,他會說出未來要發生的事,他自己也預言他即將離世的時間,他吩咐他的門徒,在他去世以前六天幫他把墳墓挖好,最後他是站在教堂裡面,雙手指向天堂而去世。

學習聖本篤的服事態度,可以從他的名言「懶墮就是靈魂的仇敵」來警惕我們,生命需要儆醒預備不要懶惰,好使我們努力服事成為一位殷勤又遵照上帝旨意的僕人。

※相關閱讀:泰澤Taize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威廉‧丁道爾-英國宗教改革的先驅者

威廉‧丁道爾-英國宗教改革的先驅者
黃春生牧師
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1494-1536)是英國宗教改革的先驅,被認為是第一位清教徒。丁道爾頗具語言天賦,除了母語英語之外,還能操流利法語、希臘語、希伯來語、德語、義大利語、拉丁語和西班牙語。1515年7月,不到21歲便取得牛津大學文學碩士的學位。1521年,他獲授聖職,成為羅馬天主教的神父。丁道爾是第一個把原文聖經譯為現代英語的聖經學者。後來著名的欽定版聖經(King James Version)有百分之九十採用了他的翻譯。

當時代,羅馬天主教教廷只允許閱讀拉丁文聖經,不容許私自翻譯,並且只有神職人員才可以擁有和詮釋聖經。丁道爾卻主張應該讓普通老百姓都可透過讀聖經來認識上帝,因此他把聖經譯成英文,也因此被誣陷為異端,後來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被羅馬教廷處死。

十六世紀初期,德國天主教因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宗教改革運動而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當時英國教會仍為羅馬教廷所管轄,儘管英語日常用語,但制式教育卻採用拉丁語傳授。教堂禮拜也是以拉丁語進行,聖經也僅用拉丁文譯本。直到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與羅馬教廷決裂之後,情況才有所改變。

當時,除非受過良好教育,否則就無法閲讀拉丁文聖經。丁道爾在與貴族和神職人員的交談中,發現許多神職人員對聖經的無知和不重視,到了非常驚人的程度。因此,丁道爾決定要將聖經翻譯成英語,好讓一般農夫都能有讀聖經的自由,能夠直接領受上帝的話語。

藉著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的希臘語及拉丁語行間對照新聖經文本之助,丁道爾無疑有機會學會翻譯的技巧。伊拉斯謨對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的思想也有重大影響,但是後來二人對羅馬教廷的觀點相異而交惡。

因為牛津教會憲章載明,除非獲主教批准,否則不准將聖經譯成通俗的語文,也不准人閲讀這些聖經譯本。學識豐富的倫敦主教滕斯托爾曾大力支持伊拉斯謨的翻譯工作。因此,丁道爾認為時機成熟,於1523年前往倫敦,向倫敦主教滕斯托爾(Cuthbert Tunstall)提出請求,准他將聖經譯成英語。不料卻失望而歸。

滕斯托爾故意冷待丁道爾,其原與羅馬教廷的取向有關。一方面,伊拉斯謨與馬丁‧路德後來交惡;另一方面,馬丁‧路德在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使羅馬教廷深感不安,於是也嚴令英國禁止任何「反動」的改革。1521年,英王亨利八世為了與羅馬教廷修好,甚至頒下了一篇措辭凌厲的專文,抨擊馬丁‧路德。而羅馬教宗也投桃報李,將「保教功臣」的尊號授予英王亨利八世。與英王交好的樞機主教沃爾西(Cardinal Wolsey)更把馬丁‧路德運進英國的書籍通通燒毀。倫敦主教滕斯托爾為表效忠羅馬教宗、英國國王和樞機主教,當然就冷待丁道爾。

在倫敦待了一年之後,丁道爾在1524年春天橫渡英吉利海峽,逃往德國漢堡(Hamburg)繼續翻譯聖經,從此再也沒有回到英國。丁道爾攜帶珍貴書籍逃往德國,埋頭苦幹翻譯新約希臘語聖經。1525年於科隆(Cologne),在Peter Quentell的協助下出版工作,因遇到反路德派而受阻。直到1526年,完整版的英語新約聖經在屬於路德教派所管轄的城市伏姆斯(Worms)順利發行。

翻譯和印製聖經雖是艱巨的工作,但將這些聖經運返英國就更加困難。在羅馬教會和世俗權柄的嚴禁之下,丁道爾的聖經被嚴厲查禁。然而,丁道爾的友好商人協助下,他們將大批聖經藏在一捆捆的布料和其他貨物當中,偷偷運到遠至蘇格蘭沿岸。於是倫敦主教發佈命令,禁止任何人持有英文新約聖經,甚至,有運經者被捕喪生。1526年2月11日,樞機主教沃爾西在36名主教和其他教會要員陪同下,齊集在倫敦東區的聖保羅大教堂附近,觀看查獲一簍簍的禁書被燒毀,其中也包括《丁道爾的聖經譯本》在內。

丁道爾繼續推出他的譯本聖經,英國天主教會則繼續查禁與燒毀。滕斯托爾主教後來改變策略,他接洽商人奧古斯丁‧帕金頓出面收購丁道爾的書,包括《新約聖經》在內,然後送去燒掉。可是帕金頓卻跟丁道爾談妥,讓丁道爾收取這些錢去印製更多的聖經。

後來,英國人亨利‧菲利普(Henry Phillips)斯騙取丁道爾的信任,並在1535年出賣了他。丁道爾被以異端的罪名被捕,押到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以北10公里的維爾福德堡(Vilvoorde),並在那裏遭監禁達16個月之久。儘管托馬斯克倫威爾伯爵(Sir Thomas Cromwell)為他求情,1536年10月丁道爾仍被羅馬教廷以私譯聖經的罪名判為異端並免去神職,他們將丁道爾處以吊刑,並公開焚燒他的屍首。丁道爾在臨死前說了一句很響亮的話:「主啊!打開英國國王的眼睛。」(Lord! Open the King of England's eyes.)丁道爾死時年約42歲。 1538年,英國國王宣布在每一個教堂裡都必須放置英文聖經,讓想讀聖經的人都可以隨時去讀。丁道爾殉道四年後1540年,在亨利八世國王任內,英國有四個聖經英譯本出版,其中包括官方版的亨利大聖經(Henry's official Great Bible) 。這些譯本都是根據丁道爾的聖經譯本為底本。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十六世紀英國宗教改革與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的產生

十六世紀英國宗教改革與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的產生
黃春生牧師
十六世紀初宗教改革之前,已經有好幾位先驅者,例如英格蘭的威克里夫(John Wycliff)、捷克波希米亞有約翰胡司(John Huss)、布拉格的耶柔米(Jerome of Prague)、荷蘭的伊拉斯姆(Erasmus of Rotterdam),在英格蘭的丁道爾(William Tyndale),和蘇格蘭的諾克斯(John Knox)等。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正式發生,首先在德意志的有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瑞士的有慈運理(Ulrich Zwingli)和後來的加爾文(John Calvin)。而在英國雖早有宗教改革的氛圍,但在政治上仍凌駕宗教之上。(本文中所講的宗教,乃是指基督宗教)

十六世紀英國女王瑪麗一世(Mary I,1516.2.18-1558.11.17,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下令燒死約不符合羅馬天主教的300名宗教改革者,此舉動為她得來「血腥瑪麗」的稱號。當時,許多宗教改革者(復原派信徒)逃到日內瓦依附在加爾文門下。1558年,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9.7-1603.3.24)繼位為英國女王,她採取復和政策,強調英王是英國教會的首領,並免去宗教爭議和逼迫。原本逃到日內瓦的復原派信徒,就帶著加爾文的觀念,歸回英國。他們期望英國教會將會被徹底潔淨,因此這些人就被稱為「清教徒」(Puritans)。

加爾文色彩濃厚的清教徒渴望改革英國教會,因此也興起許多有熱心、屬靈並善於講道的牧師。清教徒成為英國宗教改革的主力,他們廢除當時流行繁文縟節、牧師大禮袍、禮冠、跪領聖餐,甚至廢除婚禮中的戒指儀式與祈禱劃十字等。他們希望除去「羅馬天主教的舊酵」(old leaven of Catholicism)。由於清教徒深受日內瓦的加爾文長老教會體制的影響,他們要求教會由主教制改成長老制,或由會眾來治理教會,因此在封建時代開啟了民主思潮。也因此,開啟了諸多基督教派,1590年產生了公理會,1600年浸信會(抗信條宗),1650-80年則產生了貴格會。

由於清教徒極力主張棄絕享樂,致力「天職」於是促進經濟發展,清教徒慢慢的在英國積聚財富又樂於施捨,努力研讀又成為有學識的階級。當時,清教徒有兩個主流力量,一則主張在英國教會內推動改革,以加爾文長老體制模式塑造英國教會。另一則為「分離派」(Separatists)或「不同意者」(Dissenters),主張脫離英國國教派(聖公會/Anglican Church),另建教會。因分離派的勢力與日俱增,引起英國政府高壓逼迫。

1593年,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下令,凡不出席國家教會(聖公會)的禮拜而到「私人」地方禮拜者,一經查獲便會被逐出英國。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死後,由蘇格蘭王雅各六世繼任,改號為雅各一世,著名的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Version)就是在他計劃下誕生。

雅各一世長期受長老體制的薰陶,因此英國清教徒便大膽地在1604年聯名上書,稱為「千人奏書」,請求雅各王簡化教會。但不料英王雅各一世不但不允許,反而嚴斥並下令將三百名教牧人員革職,並昭告任何不依循國教的人,也將受到嚴重處分。1607年,原本主張留在英國國教內部的改革者,也紛紛逃離英國,其中有人逃往荷蘭,也有人移民北美洲。1620年9月6日,第一批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在約翰羅賓遜牧師(Rev. John Robinson)領導下從普里茅斯(Plymouth)出發,橫渡大西洋,前往美洲新大陸,尋找基督宗教的自由。

在英王伊莉莎白一世死後四十年內,清教徒都在受壓及逼迫之下。1640年屬於長老派清教徒的「長期國會」(Long Parliament),要肅清議會。但國王查理決用武力對付國會,開啟了英國的內戰。國會議員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是清教徒領袖,他組織一個二萬一千人的騎兵團。大部份軍人是敬畏上帝、心中火熱、吟唱聖詩的清教徒。他們不起誓、不喝酒。一邊唱著詩,一邊對抗保皇黨的皇軍。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就聚在一起讀經、禱告、唱詩。國會黨在克倫威爾帶領下擊潰保皇黨,處決英王查理一世,建立短暫的共和,國會終能改革教會。在1643年廢除主教制,並在韋斯敏斯德大教堂(The Westminster Abbey /西敏寺)召開會議歷經三年,於1646年11月26日完成制訂韋斯敏斯德信條/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韋斯敏斯德大教理問答》、韋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及《公禱書》等。會議代表除了公理派與聖公宗外,大部份是長老派清教徒。由於蘇格蘭人在戰爭時給過幫助,所以也將一些席位給蘇格蘭代表。加爾文長老派在英國教會所做的改教運動,至此可以說是大功告成。但英國真正的宗教自由,始於1689年的人權法和容忍條例。

十六世紀英國宗教改革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制訂《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此信條在蘇格蘭教會大議會(General Assembly)通過,後來又被英國議院兩度批准。此信條本為英國的教會預備,原意是為修訂三十九條(Thirty-Nine Articles)而設,並得到全英國教會承認;但是,1660年皇室復辟時終止了此信條。但在蘇格蘭,此信條是公認的信仰準則,為蘇格蘭教會大議會(1647)和蘇格蘭議院(1649)批准。大議會又命令每個家庭都必須自備一本,作為家庭禮拜之用。後來蘇格蘭人民大批往外移民,《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亦隨之傳開,成了改革宗教會(長老教會)與英語世界最重要的信條之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淵源於英國長老教會、加拿大長老教會,是普世長老宗的一員,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法規序文就開宗明義的告白:「本教會誠以使徒信經、尼西亞信條、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為信仰告白。」甚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封立時,有一條誓約這樣問:「你願意接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承認的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以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嗎?」因此,其信仰詮釋與精神都含括在《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之內。

《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是韋敏斯德會議(Westminster Assembly,1643-1652)重要成就之一。1646年11月26日採擇,次年4月附加聖經章節,1648年以英文及拉丁文刊行。全篇共分33章,論聖經之後,論上帝、世人的墮落 、基督、救贖、恩典、教會、聖禮典、末世等,其結構依循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Christianae Religionis lnstitutio, 1535),充分顯示加爾文主義神學思想。此信條對十七、十八世紀之歐洲及美洲的文化、社會和教會,均發生深遠的影響,且被公認為啟示、文化與心靈能融匯貫通所產生的最成熟之信仰精神的結晶。

蘇格蘭教會於1647年8月27日接受了《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在英國此信仰告白經過微小修改後,1648年被國會接受,但為期不長,到了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就廢去,直至1689年頒布「容忍法案」(Act of Toreration)才被允許。

《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隨著蘇格蘭的宣教師傳到美洲及世界各地,成了全世界長老教會的基本信條,也被公理宗和浸信宗所接受。在美國於1903年增訂二章,分別論聖靈及福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沿用1942年美南長老教會之方式,編入此二章為第九、十章,共成為35章。

為了詮釋《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韋敏斯德會議於16471015日採擇一教理問答,共196問答,通稱大問答(Larger Catechism)同年1116日另採較通俗的107問答,通稱小問答(Shorter Catechism)。前者適用於教職證道,而後者可用於教導信徒。小問答的主題,為信徒生活的應用,就以使徒信經、十誡、聖禮典、主禱文為軸展開,且附十誡、主禱文、使徒信經的全文要求信徒必須背誦。

蘇格蘭國會於1649年公認《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下令:所有會讀的家庭至少應俱備一卷問答書、信仰告白或家庭禮拜指導冊。在蘇格蘭或加拿大的長老教會家庭,兒童必須學習聖經及小問答書。

※「Westminster」,原本是「West」(西方)與「大教堂」(Minster) 兩字的合體。韋斯敏斯德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又譯為西敏寺),位於倫敦市中心,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九百多年來,西敏寺除了供信徒作禮拜、祈禱之外,也是英國重要慶典的必然場所。從 1066 年聖誕節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加冕禮迄今,除了兩次例外,英國四十位國王和女王都是在此地加冕,死後也多半長眠於此,西敏寺忠實地記錄了英國皇族每一頁興衰起落歷史。佔地面積達二千九百七十二平方公尺的韋斯敏斯德大教堂內,安葬了三千三百多人,包括歷代君主、貴族、詩人、科學家、政治家、將軍音樂家和著名演員。有人傳說在韋斯敏斯德大教堂(西區大教堂-聖彼得教堂)結婚的皇室成員,就會白頭諧老,如伊麗莎白二世女皇;而選擇別處結婚則禍福難料,例如戴安娜就在位於倫敦東區的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與查理斯王子舉行大婚。

1045年,英王愛德華一世因未能信守承諾前往教廷朝聖,因而接受教皇建議,興建一座修道院以表示贖罪,因此他又被稱為「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他將初建於主後960年的一座屬於本篤會修道院的倫敦托尼島(Thorney Island,今日改稱西敏區)的教堂,重新以石材修建,用來紀念聖彼得,以便和東區的聖保羅大教堂有所區別。1065年12月28日,韋斯敏斯德大教堂完工啟用,然而愛德華卻因重病而無法親臨主持儀式,他在八天後去世。

Westminster Abbey, London, England, UK
英王亨利三世(Henry III)於1245年重建韋斯敏斯德大教堂,將原本諾曼式的建築改為哥德式。為了感念愛德華興建韋斯敏斯德大教堂,亨利三世將愛德華的靈柩移往主殿祭壇正後方。1503年亨利七世(Henry VII)修建聖母院,擴建工程直到1517年完成。重建後的韋斯敏斯德大教堂更具有莊嚴肅穆的氣氛,卅一公尺高的大廳穹頂構造複雜,從穹頂垂下的大吊燈艷麗奪目,配上教堂內部隨處可見的彩繪玻璃和紅色地毯,益發顯出宗教殿堂的莊嚴與華麗。

1534年亨利八世和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他在1540年下令韋斯敏斯德大教堂由英國國王管轄,其後四十多年間,修道院及教堂多半處於關閉狀態。156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將韋斯敏斯德大教堂改為學院,校長由英國國王任命。韋斯敏斯德大教堂也因此改名為「韋斯敏斯德‧聖彼得學院教堂」,其後三個世紀,韋斯敏斯德成為牛津與劍橋之後的第三所英國高等學府。1745年大教堂的西塔落成。

今日的韋斯敏斯德大教堂仍屬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教堂,每日都有晨禱、禮拜、聖餐、晚禱,參加教堂禮拜者不需預約,也不需購買門票,其餘參觀則需購買。今日,該教堂完全自給自足、完全不接受來自國家、皇室或英格蘭教會的任何資金。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陪耶穌走最後一程

陪耶穌走最後一程
重新教會2011年受難週靈修特刊
今年受難週從4/17開始到4/23,讓我們這在一段期間通過聖經的查考,來與耶穌同行苦路。在受難週裡,耶穌從禮拜日(棕樹日)到禮拜三,每一晚都在伯大尼過夜。伯大尼位於耶路撒冷東面三公里,橄欖山東南坡。是耶穌所愛的朋友馬利亞、馬大和拉撒路的家鄉,耶穌大概是住在他們家裡。禮拜四在馬可家的樓上舉行最後晚餐後,耶穌帶門徒到客西馬尼園祈禱,之後就被大祭司捉拿,連夜審判。禮拜五清早被鞭刑,就扛十字架到城外的各各他,9:00被釘十字架,直到下午3:00斷氣。禮拜五和禮拜六兩晚,耶穌的身體被安放在墳墓裡。直到七日的頭一日清晨耶穌復活。
大家可以按照受難週每日靈修進度來默想:(嗎哪按日供應)
也可以按照下列的經文靈修、默想,陪耶穌走最後一程。
日子
事件
經文參考
禮拜日
棕樹日
眾人沿途鋪棕樹枝,迎接耶穌騎驢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
21:1-11;可11:1-10;路19:29-40;約12:12-19
禮拜一
訓誨日
耶穌潔淨聖殿。
21:12-13;可11:15-17;路19:45-46
禮拜二
辯惑日
在聖殿裡,耶穌的權柄受到挑戰。
21:23-27;可11:27-33;路20:1-8
耶穌用比喻來教訓人,與猶太領袖對質。
21:28-23:36;可12:1-40;路20:9-47
希臘人求見耶穌。
12:20-26
耶穌在橄欖山上講道。
24-25章;可13章;路21:5-38
猶大同意出賣耶穌。
26:14-16;可14:10-11;路22:3-6
禮拜三
退修日
聖經沒有提到耶穌在這天做了些甚麼,祂大概是留在伯大尼,與門徒一起。

禮拜四
洗足日
聖餐日
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晚餐。
26:26-29;可14:22-25;路22:14-20
耶穌在樓房裡向門徒說話。
13-17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裡祈禱。
26:36-46;可14:32-42;路22:39-46;約18:1
耶穌被賣、被捕。
26:47-56;可14:43-52;路22:47-53;約18:2-12
禮拜五
受難日
猶太和羅馬當局連夜審判耶穌。
26:57-27:211-31;可14:53-15:20;路22:54-23:25;約18:13-19:16
天亮雞啼前,彼得不認耶穌。
27:31-56;可15:20-41;路23:26-49;約19:17-30
上午9:00耶穌被釘。
中午12:00-15:00遍地黑暗。
耶穌斷氣,17:00前羅馬兵槍刺耶穌身體。
18:00日落前,亞利馬太的約瑟領屍。
15:24;路23:33;約19:18
27:45;可15:33;路23:44-45
19:31-37
27:57-60;可15:42-46;路23:50-54;約19:38
禮拜六
墳墓日
猶太人守安息日,羅馬軍隊看守墳墓。
27:62-66
禮拜日
復活日
耶穌復活。
28:1-10;可16:1-11;路24:1-12;約20:1-18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為考生祈禱

為考生祈禱
黃春生牧師
(考生祈禱會2011/4/16)
為預備考試的學生祈禱。求主賜予他們身心靈興旺,有健康體魄與豐富智慧,能勝過學業、功課及考試的壓力,心靈不受侵擾,能充滿平安與喜樂。求上帝使他們明白考試的意義,將上帝所賜的恩賜、才幹貢獻社會與國家,成為人類的祝福。如同上帝呼召亞伯拉罕一樣,成為萬民的祝福。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為考生課業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OOO(人名)殷勤地尋求祢,賜他智慧能夠突破OO(科目)等考試,使他得著聖靈的幫助,能夠解答不會的題目。
我們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OOO(人名)有正直的心、清潔的靈,特別在他學習OO(較弱科目)時,除去他的失敗感、氣餒。主必定為OOO(人名)起來,扶持OOO(人名)的身心靈,使OOO(人名)的成績得以興旺。倚靠上帝的大能,必定使OOO(人名)起初雖微小,終久必甚發達。
我深知,OOO(人名)的軟弱有聖靈幫助,OOO(人名)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OOO(人名)禱告。
幫助OOO(人名)堅心倚賴、信靠祢,保守他在預備及考試的期間有主的平安同在。帶領他日後懇切尋求上帝,使他以學習的成就來榮耀上帝。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祈禱,阿們。

參考經文:
約伯記8:5-7你若殷勤地尋求上帝,向全能者懇求;你若清潔正直,他必定為你起來,使你公義的居所興旺。你起初雖然微小,終久必甚發達。
羅馬書8:26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以賽亞書26:3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
箴言8:17-18愛我的,我也愛他;懇切尋求我的,必尋得見。豐富尊榮在我;恆久的財並公義也在我。

為考生情緒禱告:
天父上帝,求祢賜給OOO(人名)好的心情,每天都帶著平安喜樂的心情讀書、學習。求主耶穌幫助OOO(人名)學習處理緊張、患得患失的情緒,幫助他有合適的休閒娛樂來調節緊張的情緒與壓力,卻不沉迷其中。善用每一段時間的分配與使用,作為時間的好管家。
求主幫助OOO(人名)了解自己的優點與弱點,有果效的預備考試科目,對自己每一天的學習負責任。使他能夠察驗自己的失敗與欠缺的原因,靠著聖靈來改變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讓父母及家人的體貼與關懷成為OOO(人名)的祝福。讓他在壓力下不會孤單,反而更加體會親人的陪伴與上帝的同在。
祝福OOO(人名)一生一世必得安穩,有主豐盛的救恩,並智慧和知識。父上帝!求祢使OOO(人名)以敬畏上帝為至寶。堅固OOO(人名)倚賴主耶穌的大能,並保守他行在主的平安當中。我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來祝福OOO(人名)。奉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參考經文:
箴言18:14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以賽亞書33:6 你一生一世必得安穩─有豐盛的救恩,並智慧和知識;你以敬畏耶和華為至寶。
以賽亞書26:3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天堂的敬拜會很枯燥乏味嗎?

天堂的敬拜會很枯燥乏味嗎?
黃春生牧師
「聖經上說我們要在天堂裡敬拜上帝,直到永遠。那未免也太久了吧!」
天堂的敬拜如果像在教會裡面,人僅坐在那裡敬拜上帝的話,那麼天堂對許多人來說,還真是無聊透頂!但是,上帝絕不會乏善可陳,上帝是豐富的上帝,上帝的創造是活潑美好的。我們要先清楚一件事實,我們是藉由探索上帝美妙的作為來尊榮祂、敬拜祂。這意謂著我們對上帝的敬拜將是豐富、活潑與美好的。

啟示錄5:9描述天堂的敬拜:「他們唱著一首新歌:惟有你配接受那書卷,揭開上面的印;因為你曾被殺!由於你的犧牲流血,你從各部落、各語言、各民族、各國家把人贖回來,歸給上帝。」 聖徒唱「新歌」,因為上帝是不斷創造的神,我們的敬拜也會不斷更新,絕不會有數十年如一日的無聊敬拜。這裡還讓我們看到,天上的敬拜,是來自每一個國家、族群、種族和每一種語言的聖徒,他們聚集一同來頌讚上帝,「高聲唱:被宰殺的羔羊,理當接受權能、豐富、智慧、力量、尊貴、榮耀,和頌讚!」(啟示錄5:12)上帝每一項的偉大本質都使得聖徒驚歎不已,上帝不斷有新的作為彰顯,聖徒就會有新的敬拜內容。

不僅如此,啟示錄5:13更描述:「我又聽見天上、地下,和地底下的生物,海裏的生物,宇宙間所有的生物,都在歌唱:願頌讚、尊貴、榮耀,和權柄,都歸於坐在寶座上那位和羔羊,世世無窮!」換言之,不僅聖徒敬拜,就連天堂裡的受造萬物都會「開口」頌讚上帝和救主耶穌基督。

對於聖經不求甚解的人,很容易將天堂的生活等同一場永無止盡的地上教會敬拜,顯然他們認為天堂的敬拜將如同乏味刻板的地上教會敬拜。啟示錄21:22說:「我沒有看見城裏有聖殿,因為主─全能的上帝和羔羊就是這城的聖殿。」這段經文很清楚說明天堂裡不會有聖殿,因為上帝和羔羊本身就是聖殿,上帝本身取代地上有形的禮拜堂,因此,天堂裡面也就沒有地面教會的敬拜。不要忘了,使徒保羅提醒我們:「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正是眼睛沒有見過,耳朵沒有聽過,也從來沒有人想到的!但是,上帝藉著他的靈把他的奧祕啟示我們。聖靈細察萬事,連上帝深藏的旨意也能細察。」(哥林多前書2:9-10)

我們不要將天堂的敬拜狹義成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人群聚集的敬拜。天堂的敬拜是全面的,聖徒在天堂的生活、育樂、學習都在上帝的同在裡,都以敬拜的靈來到上帝的面前。聖徒不僅以詩歌、讚美來敬拜,也藉由研究、寫作、創作、分享來榮耀上帝,也藉由享受上帝的創造來敬拜上帝。在天堂裡,上帝將永遠是我們生命中的首位。即便是地面教會時期,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說:「要常常喜樂,常常禱告,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這是上帝為你們這些屬於基督耶穌的人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這表示上帝期望我們在生活、家庭、工作中,要隨時隨地與祂聯繫,隨時隨地敬拜祂。當你讀書、散步、開車、煮飯時,可曾花時間去感受上帝的同在? 我們在地上,就是要學習無論在何種處境下,都以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上帝。因為在天堂裡,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對上帝的敬拜。

夢見天堂

夢見天堂
黃春生牧師
小時候我經常夢到天堂的景象,有好幾次我夢到我走進一個圓形隧道,那通道不是冰冷的水泥隧道,而是如彩虹一般的通道,通道不會很寬,大概可以容納二、三個人同時通過,七彩分明的光輝照耀隧道內,走在裡面,自己被光包圍而不見自己的影子。在七彩照耀的隧道裡,沒有害怕只有雀躍的喜樂與極大的平安,有時我會在隧道裡奔跑,有時卻可在裡面飛躍。管道有時向左或向右彎曲,有時向下有時向上,走到盡頭,迎面而來的是極為潔白的強光,卻也不會刺眼更不會發熱。

穿過潔白的強光,映入眼簾裡的景象居然像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只是每個植物、動物看來似乎發出淡淡的光芒,湖水有如水晶的透徹,那裡有高山低谷,有潺潺溪流,若要形容的話可能就像是「伊甸」樂園吧!

這樣的異夢,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反覆出現,也在我四十幾歲出現過。夢裡,我曾看到已經安息十幾年的外公,他是耶穌的門徒,但我沒機會與他說話,我也看到許多的人在那裡很悠閒的交談。最令我難忘的是,我在那個世界張開雙臂就可四處飛翔,但不是我自己飛翔,而是乘著風的翅膀飛翔。

我的天堂異夢是那麼真實,以致於我在疲累時、困苦時,就會想回到那個世界。但是,當我刻意要去夢的時候,卻無法夢見。也許是上帝憐憫我的軟弱,叫我進入祂的樂園吧!

那裏不再有黑夜;他們不需要燈光或日光,因為主上帝是他們的光。他們要作王統治,直到永遠。(啟示錄22:5)

所有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嗎?

所有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嗎?
黃春生牧師
十幾年前,在馬偕護專上課論到倫理問題時,我問學生說:「妳們認為宗教是什麼?」很多學生都這樣說: 「所有的宗教都是在勸人為善!」

我想大多數的人也都認為「所有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這句話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嚴格說起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在台灣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簽賭、賭博,甚至會去找「神明」求名牌,或找「神明」參一角,這些宗教根本無法提升人的心靈層次,更無助人對罪性的反省;而有的宗教則是以恐怖的地獄觀念來「恐嚇」人不得不為善。

若是我們仔細思考的話,我們會發現,從小開始,我們的父母、師長都會勸我們為善,但他們不是宗教家,更不是宗教的教主。因此,我們知道「勸人為善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宗教所涉及的是人類生命終極的關懷,它必須回答我們生命的起源問題,人生使命與目的的問題,也要回答罪惡與苦難生成的問題,甚至是生命公義的可能,最終也需回答人類生命死後的去處。

但是,我觀察台灣的宗教現象發現,很多人一方面相信先人死後去輪迴,另一方面又立神主牌位在祭拜亡靈。如果你相信先人是去輪迴,就不應去祭拜神主牌位,反之亦然。佛教與道教如此對立的宗教觀點,居然很多人都無反思的能力,而是二者都信。

在所有的「經典」宗教裡,只有基督教很清楚的記載上帝如何向人啓示祂自己,因為人無法認識超越的神,除非是祂主動向人開顯祂的神性。這位超越界的獨一真神,不僅創造宇宙萬物,也向人啓示祂自己,聖經使徒行傳17:24-26這樣說:「這位創造天、地,和其中萬物的上帝乃是天地的主。祂不住人所 建造的殿宇,也不需要人的任何供奉;因為祂自己把生命、氣息,和萬物賜給人類。祂從一人造出萬族,使他們散居在整個地面上,而且為他們預先定下了年限和疆界。」這位獨一的造物主更不斷地帶領祂所揀選的選民,給予選民生命的使命,回答苦難與拯救的問題,更應許信靠祂的人有永生的盼望。

當下次有人再說「所有的宗教都是在勸人為善」時,我們就能夠與他分享這句話的謬誤之處,進而與他深入分享信仰的確據。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沒有饒恕就無法建立好的關係

沒有饒恕就無法建立好的關係
黃春生牧師

我經常提醒弟兄姊妹「好的關係會帶來祝福」,我們與上帝建立復和的好關係,就會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永生的祝福,同樣地,我們與親人、朋友、同事之間建立好的關係,也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祝福。耶穌基督教導我們一條真理:「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 13:34)這條新命令可以說是進入天堂前的新生訓練主題,我們在世間學習耶穌的教導,是為了幫助我們預備將來的天國生活。

從「饒恕」開始

建立好的關係必須從「饒恕」開始,就像上帝在耶穌基督裡饒恕我們,使我們得以「因信稱義」,與上帝建立復和的好關係。同樣地,耶穌也教導我們說:「如果你們每一個人不肯從心裏饒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太 6:15、18:35)甚至,耶穌把饒恕視為祈禱蒙應許的關鍵,祂說:「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先要饒恕得罪你們的人;這樣,你們的天父也會饒恕你們的過錯。」(可 11:25)

使徒保羅極重視耶穌對「饒恕」的教導,他在寫給初代教會的書信裡,這樣教導:「要親切仁慈相對待,彼此饒恕,正如上帝藉著基督饒恕你們一樣。」(弗 4:32)「有糾紛的時候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別人。」(西 3:13)通過保羅的教導,我們再次被提醒,一個接受耶穌基督饒恕的基督徒,也需要饒恕他人。

基督信仰的團契是一個有恩典的地方,在那裡錯誤不是要責備乃是被抹消,在這裡憐憫優先於公義。我們都需要憐憫,因為我們都會失足、跌倒、需要別人幫忙我們重新站起來。沒有饒恕就沒有信仰團契的生活,沒有饒恕,苦毒和怨恨就會繼續吞噬我們的心靈,破壞我們的團契生活。我們都是不完美的罪人,長期相處之下,不免會傷害到彼此關係。但是,生命更新改變的基督徒,必定能倚靠聖靈的能力彰顯饒恕的美德,致力建立復和的好關係。基督徒必須謹記,上帝饒恕我們,永遠比我們饒恕他人更多。

對「饒恕」的誤解

饒恕是建立好關係的開始,也是內在醫治的核心。但是,我們往往對於「饒恕」充滿誤解,以致於我們不只無法饒恕,還加深罪惡感與自責。甚至,我們將這些誤解教導他人,耽擱內在醫治的契機。常見的誤解如下:

1.「忘掉它!」
陪伴受傷害者走一段復原的路是不容易的,往往我們會將錯誤的觀念加諸在受傷者的身上,要求受傷害者「忘掉它」、「不要想太多!」,這不但無助於釋放與醫治,反而只會加深受傷者的痛苦,至少,他不會感受到你有同理心。
事實上,傷害的事件已經是我們生命歷程的一部分,不可能「遺忘」,就算刻意去遺忘也只會進入潛意識裡。傷害事件是無法挽回的,也不可能視為「沒有發生」。也因此,當我們陪伴受傷者時,不該說「忘掉它!」當上帝說:「我是惟一的上帝。我饒恕你的罪過;我不因你的罪孽向你報復。」(賽 43:25)這不是說上帝不記得人的罪惡,而是祂決定不再重新開啟我們的罪惡檔案。一旦被饒恕,就不需要重新開庭審判。
2.「對方不道歉,我就無法原諒他!」
有些傷害者是無意的,有些是有意的。若是朋友無意間傷害,要求道歉比較容易。倘若對方是充滿敵意者,那麼要求對方道歉就很難了。倘若加害者已經遠離或不在人世,根本無法道歉,就像二二八事件的加害者已經不在人世一樣。因此,饒恕並不需要對方「先」認錯道歉才能進行饒恕,饒恕應該是處理自己生命中受傷事件的負面情緒與影響。
受傷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就好像生命中的垃圾一樣,受傷者就好像一個人把垃圾倒在我們頭上,然後一走了之。要把這些垃圾拿走、丟掉,是受傷者要做的事,否則垃圾日積月累所產生的苦毒就越加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