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委身屬靈的支派—再談新倍加運動

委身屬靈的支派—再談新倍加運動
黃春生牧師
今天(12/30)單獨會主的進度,開始閱讀民數記,大部分的基督徒對民數記是很陌生的,因為看到民數記裡面一堆「名單」就乾脆跳過去。但是,民數記這一本書是要銜接出埃及記最後一章,因為民數記1:1是從出埃及之後,第二年的二月初一開始說起。出埃及記最後一章記載,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後的第二年正月初一,在曠野搭起了聖幕,如今一個月之後,上帝要摩西清點各支派百姓人數。

為何要清點百姓人數?主要是為了在進入應許之地作準備。當我在讀民數記第一章時特別有領受,這是以前讀民數記所沒有過的。也許是因為我們教會在2011年將近入「新倍加運動」的第一年,因此我在靈修時會帶著「新倍加」的眼光,領受到我們在進入應許之地、進入復興之前,也需要預先做好準備。這跟我在這幾週裡面,無論是講台上,或在12/26週報的牧函《「新倍加運動」需要你參與》裡,甚至在同工及小組聚會中,我都提到「人人有屬於自己的支派」,這樣的領受在今日靈修中更得到上帝話語的印證。

民數記1:2說:「你和亞倫要調查以色列的人口,要一宗族一宗族、一家族一家族的調查」。本次是曠野流浪時的第二次人口調查。第一次是計算二十歲以上的人數,以便向每一個人課取半舍客勒的稅款,用來建築會幕(出30:12-16, 38:25-26)。而這次調查所需的資料較多:按宗族、家族,甚至要詳列名單(1:3)。

這讓我們看到凡是上帝的百姓都有歸屬的支派、宗族、家族,沒有一個人是流浪的,沒有一個人是孤立的。新約時代,教會就是新的以色列,在重新教會裡,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屬於自己的牧區,甚至要有委身的小組。這就好像以色列人有自己的支派、家族一樣。在教會要邁入應許之地,要復興之前,我們一定要做好爭戰的預備,民數記給了我們一項最寶貴的屬靈提醒,就是人人要有歸屬的牧區(支派),有委身的小組(家族)。

民數記1:3進一步說:「把二十歲以上能作戰的男人名單列出來。」這讓我們知道,這次的人口調查目的在於軍事用途,組織國民以便作為征服應許之地的預備。因為懷疑和膽怯而求退出是大罪(民14章;申20:3-4),因此,凡二十歲以上的男人都有參與的責任。這項吩咐讓我們看到,當時每一位成年人都必須列名,來擔負起復興與爭戰的責任。

這一節經文對今日的我們來說,不是從字面來瞭解成「軍事用途」,而是需從屬靈的含意來詮釋。所謂「能作戰的男人」,對今日教會而言,是指教會裡面屬靈的成熟者,就是已經受洗脫離喝靈奶的慕道友階段的人,都有責任一同擔負起教會復興的使命,好叫我們得以預備進入迦南美地。不要忘了,基督徒在新約中有著祭司的身份,這身份不分男女,只要你已經受洗歸於基督名下,你就擔負著教會復興的使命,擔負著傳揚福音的使命。

民數記1:4說:「你們要從每一支族中找一個族長幫助你們。」
如何找「族長」?這裡並沒有詳細說明,這保留了極大的空間與想像。但基本上,我們可以瞭解到,出埃及的時候,每一支族都有一位族長,這樣的組織好比曠野時期,摩西在其岳父葉特羅的建議下,「指派一些能幹的人作以色列人的領袖:每一千人要有一個領袖,然後每一百人、五十人、十人都應該有領袖。」(出埃及記18:21)我們教會的作法是,牧區小組長以上的同工之任命,都必須經過小會看為妥當而任命。在我們教會中,小組長就類似於十夫長,牧區的區長約牧養五個小組以下,他們的角色就像五十夫長。在大型的小組教會中,區牧長的角色乃由全職傳道人牧養,類似於百夫長,也因此教會中全職的牧師、傳道就有好幾位。

回顧過去,我們從團契轉型團契小組,再轉型成小組,這過程歷經五年多,我們也從摸索到逐漸熟悉。自2011年起,我們要學習「民數記」,讓人人都有歸屬於自己的支派。從招待組的點名服事,再到小組的牧養,我們會慢慢熟悉自己是屬於哪一個小組,如果兄姊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個牧區或小組,或是名字漏列,請不要客氣向長老、區長或牧師詢問。如果你的會籍在其他教會,但是你願意委身在重新教會的話,牧師希望你能夠「報戶口」在重新教會設籍。

2011年起第一場禮拜中,松年牧區有三個小組,壯年牧區有四個小組,社青牧區有一個小組,再加上計畫倍增二個小組,屆時將有十個小組。我預見將來第二場禮拜的人數會超過第一場禮拜,因此我們預先成立「社青第二牧區」,所謂「第二牧區」就是針對第二場禮拜的牧養。我找了玉雲區長、漢勇長老分享,我們都有共同的期待,在第二場禮拜中落實「人人有屬於自己的支派」的異象。因此,2011年起,社青第二牧區將會有五個小組,除了原本開拓小組、葡萄園小組之外,新的小組有以馬內利小組、以勒小組、以琳小組。若再加上青少年牧區二個小組,兒童牧區的教師小組,屆時第二場禮拜將有八個小組。牧師希望,在重新教會—我們屬靈的大家庭裡,每一個人都能「委身一個屬靈的支派」,讓肢體連結、關懷與跟進在小組牧養中產生,好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12)。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第1課 聖經的重要性 (講義)

《聖經入門學校》第1課 聖經的重要性 (講義)
◆學習目標
1. 認識聖經的重要性。
2. 認識聖經對我們的益處。
3. 對聖經應有的態度。

一、何謂「聖經」?
1. 聖經是信仰與生活的根基:宗教改革的五個「唯獨」。
(1)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上帝的話語是我們生活和實踐上的唯一神聖權威。
(2)唯獨恩典(Sola Gratia):我們只能靠上帝的恩典得救,而非靠自己的行為。
(3)唯獨信心(Sola Fide):我們只能靠信心得救,而非靠自己的行為。
(4)唯獨基督(Solo Christo):我們只能靠基督和祂的善工得救。
(5)唯獨榮耀/唯獨榮耀上帝(Soli Deo Gloria)::我們所信、所作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榮耀上帝。

2. 聖經又稱為「The Book」、「Bible」、「聖書」,在經文中聖經又有其他的名稱:
(1)詩篇1:2
(2)羅馬書3:2
(3)以弗所書6:17
(4)雅各書1:18
(5)彼得前書2:2

二、聖經的重要性
1. 基督教的角度:聖經就是上帝的話語
2. 教會的角度:聖經是教會的基礎
3. 信仰的角度:
(1)聖經讓我們認識上帝,希伯來書1:1-2
(2)聖經讓我們看見救恩,提摩太前書3:15
(3)聖經讓我們得著信心,羅馬書10:17
(4)聖經改變我們的生命,提摩太後書3:16-17,詩篇119:9-11

三、對聖經的正確心態
1. 相信聖經
2. 尊崇聖經
3. 熱愛聖經
4. 服從聖經
5. 護衛聖經
6. 傳揚聖經
7. 研讀聖經

聖經的偉人:獨自為將來預備的使命者—挪亞

一、挪亞的領導能力
1. 公義的品格

2. 順從的領導

3. 忍難的模範

二、挪亞式的教會成長
1. 教會是救恩的方舟

2. 教會要有成長的異象

第7課 新約—應許的成就 (講義)

《聖經入門學校》第7課 新約—應許的成就 (講義)
◆學習目標
1. 認識新約聖經的特徵。
2. 熟悉新約聖經的經卷。
3. 認識新約聖經的時代。

一、新約聖經的特徵
1. 兩約之間,沈默的四百年沒有先知預言。
2. 「時候滿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加4:4-5)
3. 舊約象徵「律法」,新約象徵「恩典」。

二、新約聖經的分類
1. 福音書(4):馬太福音(    )、           (可)、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

2. 歷史書(1):使徒行傳(    )

3. 保羅書信(13):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          (加)、
以弗所書(    )、          (腓)、           (西)、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撒羅尼迦後書(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後書(    )、
              (多)、             (門)

4. 普通書信(8):希伯來書(    )、          (雅)、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約翰三書(    )、             (猶)

5. 預言書(1):啟示錄(    )

三、新約時代的分類
1. 耶穌的木匠時期(路加福音1-2章)
2. 耶穌公開服事時期(路加福音3-19章)
3. 十字架時期(路加福音19-24章,使徒行傳1章)
4. 初代教會時期(使徒行傳2-12章)
5. 宣教時期(使徒行傳13-21章)
6. 逼迫時期(使徒行傳22-28章)
7. 完成時期(啟示錄)

聖經的偉人:卓越屬靈能力的先知—以利亞
一、以利亞的領導能力
1. 公義的代言人
2. 培育人才的領袖

二、以利亞式的教會成長
1. 教會是禱告的群體
2. 教會是信心的群體

問題討論
1.兩約之間,沈默的四百年沒有先知預言。這時期,對一個原本充滿先知預言的民族是何等的徬徨、黑暗。你認為,耶穌降生的背景為何選在此刻?時候滿足的意義為何?
2. 新約時代的分類有哪七項?今日教會是屬於哪一階段?這對我們有何提醒?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新倍加運動」需要你參與

「新倍加運動」需要你參與
黃春生牧師  (刊載自-重新教會2010/12/26週報)
1954年8月於美國伊凡斯頓(Evanceton)舉開的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第二屆世界會議,以「基督是世界的盼望」為題,要求各會員教會在會前針對其本地的宣教實況做深入的研究。當時台南神學院院長黃彰輝牧師受邀在該會中就此主題作專題演講,因而於該年爭假台南神學院召開研討會。會中由當時南部大會總幹事黃武東牧師以「台灣之宣教」(Ecumenical Studies, “Evangelism in Formosa”)為題提出研究報告,指出台灣324市鄉鎮中尚有161鄉鎮未設教會,信徒數亦僅佔全人口之0.72%,就台灣九十年來的宣教成效而言,實有深加反省檢討之必要。適其時高雄中會提出「全台歸主」的傳道方案,遂匯成倍加運動的動機。黃武東牧師將上述報告書整編成「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P.K.U., Poē Ka Ūn-tōng)」案提出討論,建議全教會應把握時機,傾盡全力傳道設教,以期教會、信徒數之倍加,作為十年後設教百週年紀念大典的奉獻禮物。

新的一年2011年即將到來,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再五年就進入台灣教會第三個禧年—也就是第150週年。2011年是台北縣改制「新北市」的開始,是中華民國的「百年」。2011年是基督教傳入台灣146年,長老教會總會近二年來已經開始計畫五年的「新倍加運動」,在設教150週年前夕,仿效55年前台灣教會復興的典範展開新一波的「新倍加運動」。我們重新教會是倍加運動時所設立的,因此流著「倍加運動的血液」,當然在這場宣教契機上不可缺席。接下來的五年對我們來說是「關鍵的五年」,也因此牧師與長老要帶領同工規劃及把握這五年的契機,希望我們教會順應這一波聖靈的工作,好使教會得到復興、靈命得到增長。因此,這一年開始,我們有三項要緊的革新目標:

一、人人有屬於自己的支派
我們教會從團契轉型成「團契小組」歷經四年,從「團契小組」轉型「關懷小組」歷經二年。關懷小組二項核心文化,關係式佈道與單獨會主也逐漸形成風氣。接下來,牧師希望人人在屬靈的「以色列(教會)」中都有歸屬的支派,重新教會是上帝屬靈的家,是上帝選民的群體,自舊約開始選民都有歸屬的支派,同樣地,每位兄姊也必須有歸屬的「關懷小組」,在小組中得到關懷、牧養、陪伴、裝備、服事。
也因此,明年開始教會的點名將以你所屬的支派(牧區小組)為依據,讓你知道所歸屬的小組,藉由小組來成全我們的靈命。

二、開大門,關後門的招待與牧養服事
反省過去數年來,我們看到有許多的新朋友造訪我們,雖然我們的大門敞開,但是後門開得更大。因此,牧師與敬拜部門招待組的同工,希望建立一套「開大門,關後門」有果效的招待服事。這項服事需要關懷小組全力的配搭,養成主動關懷與跟進的招待服事,因此,明年起關懷小組的小組長、屬靈家長將參與招待的服事。敬拜部門也會定期舉行招待訓練,不斷修正招待的標準作業流程。而牧區會議中,牧師與區長也會特別督導關懷與跟進工作,期待新朋友、未出席禮拜者都得到小組的跟進與關懷。

三、設立門徒訓練學校,栽培門徒
若是我們強調用「數字」來衡量「倍加」的成果,就會有落入「法利賽」律法主義的危險中。上帝的恩典不是用「數字」來衡量,不是生意人眼中的「一分錢一分貨」,當我們分享上帝白白的恩典,才能令人感受到上帝的愛。因此耶穌說:「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換言之,傳福音最好的方法就是分享上帝的愛。此外,在耶穌所吩咐的大使命中,祂也要我們教導信徒成為門徒(太28:19-20),因此人數「倍加」的同時,信仰生命也必須倍加、深化。所以,明年開始我們將開辦「門徒訓練學校」,並結合關懷小組的聚會型態,使門徒訓練小組化、生活化。

這五年除了是建堂的關鍵時刻,更是教會轉化與復興的關鍵時刻,牧師希望我們大家一同委身,一同建造我們屬靈的家。屬靈的原則是「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讓我們信靠耶穌,仰望與跟隨祂,上帝必定在我們當中成就大事。

Christmas wish for

Dear All,
May the light of our Saviors love be with you at Christmas and always... and all the happiness you could wish for.
Christmas Eve,2010
Rev. Huang, ChunSheng &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