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國旗?

國旗?
台灣參與奧運、世運都無法拿出「中華民國國旗」
,只能拿所謂的中華奧運委員會的會旗。說明白一點,就是中國政治力介入體育。有人說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提出這想法的人頭腦是太單純了嗎?還是…?哪一個國家參與的奧運、世運等運動團體不是該國官方所認定及派出的嗎?早期許多大國都喜歡藉由運動盛事來凸顯大國的國力,現在也差不多。當然,在奧運期間是每個主權獨立國家展現柔性國力的宣示場合,而國旗就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象徵。這也就是為何中國處處要在國際比賽場合裡面打壓台灣,特別禁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讓我們來追溯「中華民國國旗」的起源。在清末以前,中國有漢人,四夷。後來歐美民族主義興起,漢人知識份子也開始「建構」一套屬於自己的「國族主義」,也就是把當時中國國境內所有的民族都合併稱為「中華民族」。從1901年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至今,嚴格說來「中華民族」只有108年的歷史。

當孫文以漢人身份發起革命時(他當時是拿美國護照的美國人),他喊出「驅除韃擄,恢復中華」。在漢人眼中其他非漢族的民族都屬韃擄、蠻夷之邦。但在,1911年推翻滿清革命成功後,就喊出「五族共和」。我們看到,漢族以族群鬥爭推翻滿清,接著喊出族群融合來併吞弱勢、戰敗的族群。在1912年經過國會一致表决「五色旗」成為中華民國的國旗,來象徵族群的融合。

其實,這五色旗,最早起源於滿州八旗,紅黃藍白四色及鑲邊;清末的海軍旗,是以滿州紅黃藍白四色,再加黑色,成為上下疊壓的五色旗。1911辛亥年,五色旗被南洋新軍用在江南革命起義上,此次新軍的起義促成革命的成功。

孫文逝世後,1927年成立於南京的國民黨的國民政府,1949年成立於北京的共產黨的人民政府,都是一黨專政的政府,都是把黨旗稍作變形成為政府旗幟,再訂為國家旗幟。共同特點是,就是以血紅色作為大面積的底色,表達了鮮血的革命思想,與「五色旗」所要表達的五族共和的精神相去甚遠。

台灣為何要沿用一面沒有台灣代表制訂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或「五色旗」的旗幟?國家旗幟代表獨立主權,參加國際運動會拿著「中華奧運委員會的會旗」就向世界宣示我們尚不是一個主權完全獨立的國家,這是何等的無奈與悲哀。我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有一面屬於台灣的旗幟,而不要那一種借屍還魂的旗幟。

Ps. 四夷:上古時期稱中國四方「化外之地」的人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而這些蠻夷的稱謂是漢人沙文主義的說法。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甚麼是屬靈遮蓋?

甚麼是屬靈遮蓋?
黃春生牧師 (2016.4.17濟南牧函)

面對現今教會流行的「新名詞」、「新教義」,我們常常會聽不懂。甚至,這些新名詞造成教義上的混亂、誤解。新興的教派或靈恩運動出現以來,一大堆新名詞、新教義紛紛出籠,若是沒有正確的認識,真的會使信仰的本質改變。

古典的教義與名詞,是兩千年來基督徒所傳承下來的。當我閱讀一百多年前馬偕博士的日記,我發現我能清楚知道他所講的教義與真理。他講的,和我信的,和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加爾文講的是一樣的東西。我從小所學習的聖經與教義,和那些信仰前輩所傳講的教義是一樣的。

說真的,假使今天加爾文、馬丁路德、馬偕牧師在世,他們聽到這些「新名詞」,大概也會愣住,發現自己「才疏學淺」,雖然聖經非常熟、雖然可以寫出許多信仰真理的曠世巨著,但他們面對這些「新名詞」,大概也會發現自己好像一個無知的三歲小孩一樣,必須重新學習新教義。

一般來說,「教義名詞」有三項判準:1. 聖經有沒有這個詞彙?2. 此詞彙是否抵觸其他教義?3. 假使聖經無此詞彙,那麼此新創詞彙(如,三位一體、原罪)是否合乎全本聖經的檢驗?

我發現,現代出現的「新名詞」若不加以詮釋,可能會誤導純正的教義。就舉「屬靈遮蓋」一詞來說,這句話的意義為何?有聖經依據嗎?

我查閱神學辭典查不到,利用電腦搜尋所有中文翻譯的聖經都找不到。查閱十種英文版聖經,也沒有發現「Spiritual Covering」。換言之,這詞彙是過去兩千年的歷世歷代聖徒所不知道,而是出現在今天的教會中。我知道,有許多維持傳統教義的教會,他們不使用這類「新名詞」。有時這類新詞彙若是以字面來看,就常被誤解,就有人將「屬靈遮蓋」誤解是「找一個道行比較高的來護法」,當然這很違背基督教義。甚至,有人認為屬靈遮蓋,就是找牧師、長老或信仰長輩來「遮蓋」、「庇蔭」,以免受到攻擊。這樣的看法都是錯誤的。

那麼「屬靈遮蓋」這一個詞彙是哪裡來?我查考之後,發現最先使用的是美國五旬節教派,而中文乃是直接從「Spiritual Covering」翻譯過來的。這樣的「新詞彙」很容易造成教義上的誤導,如果我們不用指責的口吻來批判「屬靈遮蓋」,而以詮釋的態度來認識時,我們會有更開通的眼界。

首先,我們來想「屬靈遮蓋」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以正面的詮釋來看,其意義至少有三:1. 避免我們犯錯。2. 赦免我們的過犯。3. 幫助我們抵擋惡者的攻擊。在聖經裡,誰可以滿足這些目的,而成為他人的遮蓋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上帝」本身。

「屬靈遮蓋」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嗎?這一點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地方。例如,有人在詮釋出埃及記17:8-15時,就認為以色列人在抵抗亞瑪力人時,得勝的關鍵乃在於摩西對約書亞的「屬靈遮蓋」,但經文並無此字句,只能說是詮釋者的個人解釋。如果硬要說這是「屬靈遮蓋」的話,或許可以說上帝是這一場征戰背後的真正「遮蓋者」,而不是摩西。

彼得前書4:8可能是最直接說到人可以彼此遮蓋,和合本聖經這樣記載:「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cover)許多的罪。」如果我們參考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最重要的是要彼此真誠相愛,因為愛能夠消除許多罪過。」可以很清楚看到所謂的「遮掩(cover)」意思是「消除、原諒」。因此,我認為若沒有出自上帝的愛,人則無法以愛去消除或原諒他人的罪。雅各書5:20b和合本及KJV的翻譯也是同樣的問題,「遮蓋許多的罪(shall hide a multitude of sins.)」在現代中文譯本則是翻譯為「罪得到寬赦」。

此外,「屬靈遮蓋」用在人的身上,也常用來指稱教會的次序、權柄,保羅說:「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林前14:40)。在這樣的詮釋底下,我們可以說,沒有得到權柄人物或組織的授權,就沒有次序,沒有次序就沒有遮蓋。但唯有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祂是教會權柄的賦予者,因此教會中真正的「遮蓋」只有基督。

若有人喜愛使用五旬節教派「屬靈遮蓋」一詞時,我沒有意見,只是希望使用者要很清楚,「新名詞」、「新教義」是否合乎聖經的教導,是否合乎「教義名詞」三項判準。總之,基督徒習慣教會生活之後,逐漸熟悉許多的「信仰語言」,但這些信仰語言或是詞彙,若不加以詮釋或認識,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此,古典的教義詞彙我們需要認識,對現代的「新名詞」我們更要謹慎使用。若能更精確使用這些詞彙,我想對我們的信仰都會有幫助的。

(原載於重新教會2009.9.27週報,修訂後登載於濟南教會2016.4.17週報)

《灼熱的夏》

《灼熱的夏》
乾澀封鎖今夏,
頓時汗水盤據我的眼眶。
熱情渲染整季,
依然無法喚醒妳的視線。
是失去,
是心灼熱,
是淚水與汗水交融。

秋風趕走乾澀,
早起微風洗滌我的灼熱。
寧靜驅散熱情,
夜眠低語敲醒妳的心扉。
是幸福,
是心溫暖,
是擁抱與親吻相遇。

---------------------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當尼采哭泣》

《當尼采哭泣》
作者歐文‧亞隆是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當代精神醫學大師,也是存在主義治療法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他同時也是心理治療暢銷作家。在本書中他以推理小說般扣人心弦的筆法,述寫佛洛伊德的老師布雷爾受託診治尼采的故事,巧妙揉合了史實與虛構,層層剝現兩人內心世界的焦慮、恐懼、執迷的愛慾妄念,以及現代心靈的困境與救贖之道。
故事背景為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時年四十歲的布雷爾(佛洛伊德的啟蒙老師),有一天接到一封短箋,高不可攀的名女人莎樂美突然邀約咖啡館,她是為她的親密朋友尼采求診,她請求他運用實驗性的「談話治療」來診治尼采的自殺傾向。問題是,年輕氣盛、自恃甚高的年輕哲學家尼采,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於是,醫生只好假裝自己需要尼采的幫助,協助他解決其生命意義的難題。

精神分析的醫學巨擘佛洛伊德,在書中與布雷爾各以不同領域、不同方法試著解釋尼采絕望之因:是潛意識作祟、還是生理疾病,抑或其他原因。亞隆以相互批判的筆調來勾織治療過程,融合各種心理治療方法,也呈現作者本身不拘泥於特定心理學派,而專注於醫療進程,目的在於幫助病患,也透露出作者人本主義的醫療道德觀。

尼采,當然他不是一位乖乖牌的「病人」,不,相信尼采會說,他不是病人,他身上的「病」屬於「存有」本身,和他沒有關係。在治療尼采的過程中,尼采幾近狡辯的箴言,讓治療師布雷爾對自己生活產生懷疑,而逐漸陷入對生命的絕望之中:一種對愛情的渴望、對妻子的不悅、對職業的抱怨等,影射出醫師當下所面對的「中年危機」、「婚姻問題」等問題。

布雷爾和尼采智慧火花的激盪,也是小說中最閃耀的部份,尼采從布雷爾學到「清理煙囪」(諮商的方法),逼得布雷爾不能閃躲,遮掩,必須像剝洋蔥的,剝開謊言迷霧,直視自己的內心,成為自我的存有。

與尼采的對話,也反映出醫師自身生命中許多矛盾,更讓布雷爾檢驗自我價值。他羨慕尼采的自由,卻又不知如何取得自由。也正因為在這一連串的自我心理衝突中,讓他得以「同理心」體會到尼采的痛苦,更進一步與尼采共同探索自我生命價值所在。本書即在這種不斷刺激讀者思考的結構下鋪展開來。

這本書除了尼采和布雷爾的機鋒相對的地方光芒閃耀外,其他地方像是當時維也納社會氣氛的重塑,布雷爾對尼采病情的分析檢查診斷,和佛洛伊德的討論,精神分析中常用的夢的解析,潛意識是怎麼被發現的,尼采書信的大量引用,思想家尼采是怎麼樣創造出他超人的哲學,都看的出作者的用心。

一整個月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咖啡館、墓園、診療室進行談話,心靈相互衝擊。布雷爾敘述他表面上和諧的婚姻生活與正值巔峰的事業,內在卻潛藏著對女病人貝莎的性幻想,尼采如詩般的語言,理性的思辯,逼使布雷爾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也只有當他能看清自己慾望的根源時,從而能真正幫助尼采釋放他孤傲的靈魂,流下真實的眼淚…。結果卻峰迴路轉,最後到底是誰治療了誰呢?

對於任何厲害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來說,一個有耐人尋味的問題是,如果尼采、叔本華、梵谷、卡夫卡、貝多芬、杜斯妥也夫斯,或托爾斯泰是你的個案,你會怎麼做?甚至,你有信心「治癒」他們嗎?無論如何,作者存在主義治療大師亞隆試圖在這本書中回答這樣的問題。

以前讀這位牧師之子尼采的《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常覺得這傢伙那麼自負,理論又多有矛盾,生活的一蹋糊塗,實在不是正常人或是一個正常的思想家。但讀過這本書才覺得,尼采在他的時代成了驅散虛無的光影。
讀完這本書,深感沒有挫折痛苦的生活,人似乎很難意識到自我的存有,進而實踐自我,這也是尼采對中產階級生活的批評:妥協,自我欺騙,怯懦。所以他要人走向痛苦,擁抱孤獨。

套用尼采的話:「人的行為模式上有一種基本的區分:那些希望靈魂安寧與快樂的人,必定相信,並擁抱信仰;反之,那些希望追求真理的人,必定背棄心靈的安詳,並奉獻他們的生命於解惑。」

我們沒有尼采走向痛苦的勇氣和環境,沒有他尖銳對自己的剖析。也沒有布雷爾心理醫師的「催眠」手段,如何深入自我呢?也許只有當我們痛苦的時候,或是靜默時等待靈光乍現。

--------------------------

為何尼采會說出「上帝已死」的這種話?

一般都會認為是指上帝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是超人的年代(有讀過尼采的都知道超人的意思)。也就是說,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的世界,上帝已無力支配。這是在工業革命後的背景下,啟蒙運動、知識科學的崛起,人的智慧大開,上帝被視為已經無用了。

但是,當我們看過尼采的《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就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其實尼采不是因為不信基督而講此話,他說「上帝已死」是指人們目前所信仰的上帝並不是上帝原先的本質,人很喜歡在宗教上做文章,而且也為上帝是什麼做過多的解釋,有時我們的信仰或我們的認知未必是創造者原先的面貌。每個存有者最終都要自身去面對上帝,否則對你而言上帝不過是你心中所造的偶像,不過是已死的上帝。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評《心裡住著獅子的女孩》

評《心裡住著獅子的女孩》
當你已不再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你,那感覺彷彿心裡頭住了一頭失控的獅子。當你的情緒基線起伏如同棒球選手跑壘時偏離壘線,就會自動被判出局。作者—麥可.葛林博說出他唯一的女兒莎莉,發瘋了 。
《心裡住著獅子的女孩》創作背景是一個真實故事,描述一位患了嚴重躁鬱症的女孩的故事。書中記錄她在精神病院的情節,也記載躁鬱症如何影響她的至親好友,甚至,藉此打破諸多傳統束縛。作者描述自己深刻的內心感受及家庭故事,心靈在無形中從禁錮得到釋放。

很感人,但還沒看完。

評《我一直看見天使》

評《我一直看見天使》
《我一直看見天使》是一本愛爾蘭的天主教徒所寫的,愛爾蘭天主報推薦此書說到:「這是一本罕見的現代神秘主義的見證。」我很好奇作者親自經歷天使的經驗,想要一窺究竟。瀏覽時,發現她的神秘經驗與傳統的基督教神秘主義很不一樣。這是好奇所買的書,不代表我推薦它。基本上,我認為這是一本新興宗教「新世紀」的書籍。從它的出版社已經可以證實這一點。只是令我好奇的是,愛爾蘭天主教徒的神秘體驗,竟也成新世紀所要囊括的對象。我一位任教於信義神學院的朋友說:「有可能當事人在原本的系統中無法發聲,只好透過這個管道來暢所欲言。」

等我將這本書看完後,再詳細評論。可能是一週以後。
祝福我有時間看完吧!

結案...不值得一寫。

延伸閱讀:什麼是「天使學」(Angelology)?

復仇

復仇
黃春生牧師
復仇的原因有很多,劈腿、受害、羞辱、自尊受損、仇恨...。美國邁阿密大學心理學家麥克‧邁克勞博士(Dr. Michael McCullough)在紐約時報有一篇名為《償債時間:復仇滋味為何如此甜蜜》(Payback Time: Why Revenge Tastes So Sweet)的專題,文章中說:「解讀復仇行為最好的方法並不是把復仇視為一種病態、道德淪喪或是犯罪行為,而是把復仇行為看作是人性根深蒂固的一種特質,有時候復仇也是一種具有功能的行為,因為復仇是遏止惡意行為最好的方法,也會帶來完滿感和成就感。」 或許古老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法則的出發點是追求一種表面的公平性,但就實質面,兩肇雙方的衝突與傷害的成因還很難釐清。

人因情感受傷,而產生復仇的心態,常也是文學中常見的素材。從希臘悲劇《奧瑞斯提斯, Orestes》到現代,許多文學著作的中心思想都是「復仇會帶來更大的麻煩與仇恨」。就像阿基里斯(Achilles)因復仇而沒有好下場《奧瑞斯提斯》傳達出文明的原因在於我們能壓制復仇的衝動。
雖說復仇沒有好下場,但是近年來好萊塢電影卻將復仇拍得很美化,甚至合理化。《火線救援, Man on Fire》、《追殺比爾, Kill Bill》就是屬於這一類。這是什麼樣的文化現象?

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要門徒饒恕人「七十個七次」,又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消極面耶穌要我們饒恕,積極面耶穌要我們去愛仇敵,說實在的這難度太高,這條路太遠。但卻讓我們認識到饒恕是最甜美的報復。

其實,沒有親身經歷背叛、羞辱的人很難談論饒恕,饒恕需要何等大的勇氣。想像妳被劈腿,想像你被羞辱,你/妳即時的反應會如何?第一時間的反應騙不了你/妳自己。你的內在感受是如何,你應該很清楚,當然上帝作為你的創造者也很清楚。 如果,你的即時反應是怒氣,那麼復仇的種籽已經被種下。要重新將仇恨的種籽移除是很不容易的。

壓制復仇的衝動,難道只是因為我們渴望文明嗎?難道只是《奧瑞斯提斯》所暢談的價值嗎?這價值會是我的價值與信念嗎?不,我們不比別人文明。心中的盛怒亟欲藉由復仇奔出,惡念敲響禁錮在心靈深處的邪惡。在壓制復仇的衝動時,心很刺、靈很苦,彷彿隨時將決堤宣洩,一吐怨恨。苦啊!

也因此,我們更需要體會耶穌的遭遇。祂被門徒出賣,被公開羞辱,甚至在祂被釘十字架時,祂感受到上帝離開祂。死將祂與神、與人徹底隔絕。但祂沒有選擇復仇,而是赦免,因為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耶穌何等的偉大,而我們卻是何等的渺小,乃至虛無。卸下復仇的武器,好讓我們與耶穌同行。但我知道這非常的不容易!

復仇的滋味不甜,反而相當苦澀。更何況每天帶著怒意生活有礙健康,因為惡者藉著仇恨侵蝕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錯過每一天愉快的契機。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有一段經典的話:「活在仇恨當中往往會傷害自己,活在仇恨中很消極,也會傷及無辜,一切變得一團混亂。」如果是聰明的人,他懂得將心比心,他會當機斬斷惡者的誘惑與試探,使一切回歸平靜。

莎士比亞在《亨利八世》(Henry VIII)裡寫了一句名言:「不要為敵人把怒火燒得太炙熱,那會燙傷自己。」如果你的勇氣夠,就讓饒恕成為甜美的復仇。如果你仍軟弱,就讓祈禱化作撫平傷口的良藥。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靈魂掙扎的鬥士—浮士德

靈魂掙扎的鬥士—浮士德
歌德為何在臨終前完成《浮士德,Faust》,他心中有何反省與企盼?《浮士德》是歌德人生的全部縮影,他說:「我要在內在的自我中深深領略,領略全人類所賦有的一切。最崇高的、最深遠的,我都要瞭解。我要把全人類的苦樂堆積在我的胸心,我的小我便擴大成為全人類的大我。」
浮士德面對即將朽壞的身軀,浮士德充滿懊喪,他深感人生彷彿還沒有開始就要結束了。這種經驗對於青春流失的女人是如此,對於體力漸失的男人亦是。

浮士德覺得花了一生的時間研究學問,卻對人生體驗品嚐太淺,對知識有說不出的厭倦。煩惱之餘,魔鬼適時出現,引逗他出賣靈魂,交換條件就是讓他的人生重新開始,給他機會去品嚐所有過去為了知識而放棄的體驗。
歌德把自己人生的所有階段都寄義在這本小說,而這每個階段有失落也有罪愆,有詠歎也有榮耀。歌德相信,人在「迷途中努力,終會尋著他的正道」,而這迷途與正道的經歷,歌德似乎已然豐富自己的生命。
歌德對他自己生命的註腳,就像浮士德的靈魂升到天堂一樣,他對天門的守者說:「請你不必多言,儘管讓我進去!因為我做了一個人,這就是說我曾是一個戰士。」

妳的青春流失,你的體力漸失,妳/你期待人生重新開始嗎?
浮士德在生命中每一種嘗試,都是充滿激情體驗。在浮士德這個理想主義者的心中,的確發現沒有什麼過程能夠讓他心滿意足的。
在《浮士德》中,歌德強調人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墮落、努力向上,並為更多人謀得幸福。在此同時,歌德強調人不可能成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這一生就越需要經歷謙卑的洗鍊。
我們這一生中,不是完美無缺,甚至也無法對人不具有任何傷害性的。但在《浮士德》中,我們相信上帝的憐憫與愛,悔罪是這一生奮鬥的過程,上帝會紀念並恩待我們,並接納我們進永恆裡。

上帝接納人一生中的每個階段,也樂意看見我們認真去面對生命。在人一生的各種經歷中,因著悔改使我們更接近美善。在生命的每一場奮鬥中,都伴隨著自我的軟弱,而在每一個經歷中,都使我們更看清自己,也更加認識上帝。
但是,生命的最終,人的救贖不是倚靠自己為善的行為,而是倚靠美善的上帝,祂將以慈悲憐憫接納這些認真一生的人。

今天早上很悶熱

悶熱
雲含著淚水往裡吞,風也失去他的熱忱而躲藏起來。
是誰使得雲憂鬱,是誰使得風沈默?
在大樓與大樓之間,在路樹與路燈交會處,
憂鬱沈默感染每一個人,
光影失去它的穿透力,晦暗盤據不屬於它的地盤。
------------------

今天早上很悶熱有感而發。
除了表達天氣悶熱,也表達週五的心境,也表達我對政壇的晦暗的無奈。
聯想到,今天的台北好灰色,就像如今政壇的顏色。
晦暗盤據民主台灣,過去獨裁政權何時才能退休,讓年輕活力的本土政治展露熱情。
當然文本一出,就不再屬於作者的詮釋。
讀者與文本之間的交會,想必有新的詮釋,更能啟動心靈的感受。

推薦: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Holzwege》(中譯:林中路;英譯:Off the Beaten Track)。
海德格把詩當作他的救贖

海德格晚年隱居在德國黑森林的山林小屋裡,沉浸在存有的沈思中。對他而言每種事物都是存有的自我開顯,當海德格思想逐漸進入所謂的Kehre(轉折),而在晚期思想中多次討論了道(Tao)和道家思想。

海德格對於中國的道家思想多所稱讚,認為老子所提出的道(Tao)和希臘的先蘇時期哲學一樣,都是一種存有思想,一種回到思想基源的新思想之路,足以克服西方形上學所造成的存有遺忘的危機。

詩最能讓主體開顯其存在。藉由主體的開顯,存有者亦能意識到其存在的價值。甚至在開顯的過程中,晦暗退出,真理乍現。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活在過往是不是容易一點?

活在過往是不是容易一點?
過往、當下與未來之間,活在過往是不是容易一點?
當下是橫跨懸崖的獨木,未來是未知的彼端,過往是情緒的邂逅。
慣於憂愁活在過往,是不是就容易一點?
不必跨出那一步,
不必努力維持通過獨木的重心,
不必與冷風對抗,
更不必思索還有幾個懸谷。
活在過往是不是容易一點?
------------------------------

活在當下,是維繫過往與未來,是連結憂愁與盼望。
http://www.plurk.com/p/1yfy14

路加福音20:37,耶穌說:至於死人復活,摩西在荊棘篇上,稱主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就指示明白了。~原來上帝是當下的上帝,我們的過往是上帝的當下,我們的未來也是。

啜一口溫暖濃郁的唇

啜一口溫暖濃郁的唇
當愛從濃郁轉淡的時刻,從親密開始拉遠,像是行星拋出在太陽邊緣的角落。
遠離了光和熱,冰冷的溫度凍結了一切感受,就在天際岔開的切點,行星又再度被拉回。
愛情才從離心力再度變成吸引力,那是生命唯一能感受到愛的牽繫力量。
熱情再度燃起,啜一口溫暖濃郁的唇。
愛情總是要走過那一遭,有濃有淡,有離心力與吸引力,
在天際無盡的寒暑交替,最後才能昇華,
最後才能體會一生當中最美麗、最原初的依戀,原來就在身邊。

雅歌8:7 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明亮的晨星

讓我設想,在群星之中,有一顆星是指導著我的生命通過不可知的黑暗的。
Let me think that there is One among those stars that guides my life through the dark unknown.

民數記24:17 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

馬太福音2:2 「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

啟示錄22:16 「我─耶穌差遣我的使者為眾教會將這些事向你們證明。我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後裔。我是明亮的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