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把聖誕節還給教會(二)

把聖誕節還給教會(二)
黃春生牧師

約在1980年代,「聖誕節」在一夕之間被改為「耶誕節」。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基督教團體深感錯愕。究其原因,乃威權時期,國民黨文傳會及新聞局有感「聖誕節」一詞冒犯了至「聖」先師孔子。沒和基督教團體討論下,以行政命令,將「聖誕」改為「耶誕」。此舉,使得基督教團體起了相當大的反彈。不可否認的,「耶誕」因著媒體以及政治勢力的介入,在台灣已經被使用多年,以致「耶誕卡」、「耶誕樹」、「耶誕大餐」等等相繼出籠,許多基督徒也不明究理的跟著大稱「耶誕…」,若以台語來唸「鴨蛋」更是不雅。

最能表現聖誕節的精神和意義就是教會,若是教會將聖誕節放任給世俗,非但讓世人誤解聖誕的意涵,更容易使聖誕節淪為敗壞的工具。記得在雲林牧會時,還有廟宇也在慶祝「耶誕節」,還請脫衣舞電子花車,這樣的「耶誕節」當然是荒腔走板,完全詆毀基督降生的意義。因此,當時我就極力主張「不要耶誕,要聖誕」。

教會應該把聖誕節搶救回來,把聖誕節還給教會。今天,三重市公所將聖誕節交給教會來舉辦,因為他們知道最能夠詮釋聖誕意涵的是教會,若是教會及基督徒不走出來承辦,那麼我們就不能怪聖誕節被世俗化、被曲解。因為,基督徒你為聖誕節的詮釋付出多少。

過去清華大學的學生舉辦聖誕舞會,還以送一瓶可樂鼓舞女生穿少、短,飯店推出聖誕特餐、百貨公司出清存貨,在大肆慶祝。說穿,就是假借聖誕之名,行物化享樂之實。

這幾年大家似乎逐漸厭倦「世俗的耶誕」,轉而接納「教會的聖誕」。就以今年來說,在台北縣市、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及花蓮縣,都由教會承辦聖誕活動及報佳音。今年12/24晚上七點台北市將有長老教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神助與台北市長之報佳音;北縣縣長則現身新莊教會前的新莊老街與聯禱會牧長們一起報佳音。

其他包括嘉義市長黃敏惠、台南市長許添財、高雄市長陳菊也都將出席各地舉辦的報佳音活動。長老教會總會議長潘慶彰牧師表示,盼望通過今年首次全國串連報佳音的新聞畫面,帶給長久來因政治鬥爭處在衝突、對立的台灣社會,平安喜樂的聖誕訊息,顯明聖誕的真義。他鼓勵眾教會信徒都能積極參與此次區域聯合報佳音的活動。

當教會在宣揚先知以賽亞所記載的信息,傳述說那位即將來臨的君王,是位「奇妙的導師,全能的上帝,永恆的父親,和平的君王,他的王權將繼續增長;他的王國永享和平。他要以公道與正義為統治的基礎」,說這位君王給「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已經看見大光,使「以往住在死蔭之地的人,現在有光照耀他們。」迄至今天仍然有許多人很喜歡在聖誕節的時候唱出韓德爾出名的曲子「彌賽亞」,其中一段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說:「我們的上帝說:你們要安慰我的子民,要安慰他們。」如果我們的社會是過著「世俗的耶誕」,那麼又有誰能夠傳遞聖誕的安慰與希望呢?

今年三重市公所和教會聯合主辦「哈利路亞‧三重平安夜」,教會要把握詮釋聖誕意義的機會,為聖誕「正名」,更要將聖誕的佳音傳遞給市民,這需要你我的參與和支持。盼望基督徒們為三重市的轉化站出來,為聖誕節還給教會站出來。

聖誕節的意義(一則網路流傳的分享)
C 是基督(christ)而不是聖誕卡(Card)
H 是盼望(Hope)而不是假期(Holiday)
R 是喜樂(Rejoice)而不是娛樂(Recreation)
I 是道成肉身(Incarnation)而不是懷孕(Impregnate)
S 是救恩(Salvation)而不是聖誕老人(Santa Claus)
T 是感恩(Thanksgiving)而不是火雞(Turkey)
M 是反省(Meditate)而不是物質(Matter)
A 是敬拜(Adore)而不是活動(Activity)
S 是分享(Sharing)而不是購物(Shopping)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感恩節的由來

感恩節的由來

大約在西元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英國政府通令所有基督徒均需屬於英國國教派,且解散加爾文主義的清教徒(Pilgrim)所重視的講座講道,因而造成信仰迫害。

到了17世紀初,英王詹姆士一世(King JamesI of England)的授意,保皇議會通過了《信奉國教法》,清教徒開始遭到政府和教會勢力的殘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審判,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清教徒。被逼無奈,他們只好遷往荷蘭避難,延續加爾文派重視講道和查經的信仰傳統。但是,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在荷蘭,清教徒不僅沒能逃脫宗教迫害,而且飽受戰爭帶來的痛苦和折磨。為了徹底逃脫宗教迫害,為下一代保留住母語和傳統,他們再一次想到大遷徒。

天下雖大,何處是這群虔誠基督徒落腳的歸宿呢?最後,他們把目光投向美洲。哥倫布在100多年前發現的這塊「新大陸」,此地遼闊,物產富饒,而且有很多地方還是無人統治的荒原。也只有在這樣的地方,他們才能輕輕鬆鬆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上帝。

於是當時清教徒的著名領袖羅賓遜牧師(John Robinson)鼓勵清教徒脫離英國,到美洲新大陸尋找政治與宗教的自由,於是在1620年9月16日有102位長老派清教徒及水手30人,登上了一艘重180噸,長90英尺的木制帆船--「五月花號」由普利茅斯(Plymouth)出發橫渡大西洋。這季節不適合航行,經過66天在海上與強風巨浪搏鬥,後來船被吹離航向。

於11月21日安抵北美大陸的鱈魚角(Cape Cod),此刻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完全是一塊陌生的土地,蜿蜒曲折的海岸線,顯得沈寂、荒涼。因此,大約在一個月內,移民們不敢貿然靠岸,仍然以船為家。在此期間,他們派出了偵察隊,乘坐小船在鱈魚角灣沿線尋找定居地。一天,正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時候,偵察隊返回來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個適合移民們居住的、真正的「天堂」。他們將此「天堂」取名為「普利茅斯港」以紀念他們從英國「普利茅斯港」出發的港口,此天然良港,非常適合五月花號停泊。

港口附近有一個優良的漁場,可以提供大量的海產品。不遠處一片連綿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這塊土地環繞起來。在明亮的陽光下,結了冰的小溪反射著晶瑩的光澤,可以為移民們提供充足的淡水。開墾過的肥沃農田,一塊一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除此之外,他們還看到了一片雖然殘破,卻足以遮風避雨,幫助他們度過嚴冬的房屋……看起來,一切都不錯,而且不能再好了。唯一令他們感到迷惘的是,這片到處都有人類活動遺跡的土地上,竟然看不到一個人影,因而更顯得荒涼,倒好似事先就為他們準備的一樣。後來才知道,這裏原來是一個相當繁榮的印第安村落。幾年前天花流行,全村人無一倖免,這才使它成了這群異國漂泊者的最佳避難所。

幾天後,五月花號渡過了鱈魚角灣,在普利茅斯港拋下了錨鏈。移民們劃著小艇登陸時,按照古老的航海傳統,首先登上了一塊高聳於海面上的大礁石。當年,清教徒移民者踩著同一塊石頭下船登上美洲大陸,展開新的生命旅程。那塊踏腳石(Landing Stone)現在被妥善地保存下來。麻州政府在原址蓋了一棟紀念亭保存它,以此告訴後代子孫們,先人們的努力就是從這塊石頭起始的。在這次充滿危險的遠征中,所有探險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於旅途中誕生了一名嬰兒,使到達美洲的清教徒102名及30名水手。

不過,對這些渴望幸福的移民來說,第一個冬天並不美好。從大西洋上吹來的凜冽寒風在空中嘶鳴,漫天的冰雪,無情地拍打著簡陋的木屋。在冰天雪地裏,移民們缺少必要的裝備,也缺乏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經驗。在繁忙勞動的壓力下,不少人累倒了,累病了,惡劣的飲食,難以忍受的嚴寒,使更多的人倒地不起。接踵而來的傳染病,奪去許多人的生命。一個冬天過去,歷盡千難萬險來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了50個。幾乎每天都有人死去,幾乎天天都有一家或幾家在做告別禮拜。剛剛踏上這片土地時的歡樂沒有了。每個人的心頭,都被一種空前絕望的氣氛所籠罩。他們內心擔憂著印地安原住民可能會來攻擊他們,外患環境的變易以及求生技能的缺乏,異地他鄉裡隔外顯得無助與窘困。

就在移民們束手無策,坐以待斃時,第二年春天1621年3月16日的早晨,印第安人Wamapanoag族Squanto和Samoset走進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紹說,他是臨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長派來察看情況的。這是移民們來到美洲後接待的第一個客人。他們向客人傾訴了自己的來歷以及所經受的種種無以復加的苦難。印第安人默默地聽著,臉上流露出無限的憐憫和同情。事情就此有了轉機,幾天後,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長馬薩索德(Massasoit)帶進了移民們的房屋。酋長是個慷慨熱情的人,他向移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給他們送來了許多生活必需品作禮物。派來了最有經驗、最能幹的印第安人,教給移民們怎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教他們捕魚、狩獵、耕作以及飼養火雞等技能。Squanto也教導他們如何造房、耕種、捕魚、狩獵…將幾千年來印第安人在這片土地上累積的生活經驗,與這群新移民者一同分享。

他們之後先伐木建禮拜堂,再建房屋,這一年風調雨順,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導和幫助,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終於闖過了生活的難關,過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這一年秋天,已成為普利茅斯的總督布萊弗(William Bradford)頒佈了舉行感恩禮拜,感謝上帝的眷顧,這就是歷史上第一個感恩節。回顧去年他們抵達時有52人罹難,沒有食物過冬,但是今年卻有足夠的食物和印地安朋友一起坐在長桌圍著火堆用餐,且建有可防風的11棟房子(7棟家庭房,4棟公用房)。1623年他們遇到旱災,大家迫切禁食祈禱,上帝終於賜甘霖潤澤農作物,於是當年他們再次舉行感恩禮拜,於是他們定每年12月13日舉行感恩禮拜。

十九世紀,感恩節已在新英格蘭區成為一項重要的風俗。直到1863年林肯總統(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宣布十一月最後一個禮拜四為全國舉行感恩禮拜的日子。1941年國會法案將日期更改為十一月的第四個禮拜四,感恩節才正式成為全美國定節日。

感恩節是培育美國精神和傳統的節日,是家庭團聚的節日,並以感念上帝賜福的日子。其熱鬧的景象就像台灣在過農曆春節。近來各國教會大都仿效美國的感恩節,訂定屬於自己國家的感恩節日。想想,三百多年前漢人為求生存,從唐山出走到台灣尋找生機,但半數死在黑水溝,這與新教徒尋找新天地有著類似的情境。同樣地,這和1949年隨國民黨戰敗來台的漢人一樣,都歷經一場人類史上的移民悲劇,如今我們應不分族群在這片土地上感恩,數算上帝的恩典。對於要選訂在哪一日為感恩節都可以來思考,要在總會所訂十一月第四個禮拜日或農曆春節或228和平紀念日我想都可以。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學習感謝上帝的心。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習慣聽牧師的講道方式嗎?

習慣聽牧師的講道方式嗎?
黃春生牧師

牧師最重要的服事就是傳揚上帝的話語,使徒保羅就曾經這樣告訴信徒說:「也要為我禱告,求上帝賜給我適當的話,在我該講的時候,能夠大膽地開口傳揚福音的奧祕。雖然我帶著鎖鍊,我卻是為這福音的緣故作特使的。你們要祈求主賜給我勇氣講應該講的話。」(弗6:19-20)因此,我也常反省我在講道上的服事。

2000年我來到我們重新教會,我採用逐章逐節的解經式講道來傳講上帝話語的信息,有時一章的經節高達五、六十節,司會也必須一次唸完。這種「解經式」講道早在宗教改革時期就開始,這樣的講道方式也稱為「加爾文式的講道」,也有人稱為「上帝親自講話的講道」,因為是按照聖經逐章逐節的講道,而不是牧師按照個人的喜好與感動講道。

後來,我以個人體會出的頭心手查經法,融入在解經式講道中,因此「頭心手講道法」是我所熟悉的。因為人既是上帝按整個三位一體上帝的形像(Image of God)所造,所以我們就按人本身的組織關係,來明白三位一體的關係。奧古斯丁就認為,最能解釋三位一體之關係的,是知、情、意。即理性、感性和意志或愛。人既具有上帝的形像,就需要愈來愈像上帝;人若不斷默想在人身上的三位一體之上帝的形像,就能把自己模成上帝的形像;這樣,神學、敬拜及聖潔,就在這裡能匯合起來。

「頭」就是強調「理性」,即起頭對經文的理解。因此我要逐章逐節地傳講上帝的話語,我就必須先處理經文的問題,幫助大家明白經文的含意。這樣大家才會知道所讀的經文字意。我知道很多基督徒想要讀聖經,也試著要將聖經仔細查考。但是常常遇到瓶頸,主要原因就是很難了解經文之意。其實這也是我過去到現在都會遇到的經驗。但我希望仔細查考聖經之後,將經文背景淺白的講出,使大家更瞭解經文的原意。

「心」強調感性,找出經文的中心信息。當我們明白經文的字意之後,我們才能從經文字意中引伸出它的中心信息,且這信息對每個人來說的感受不一定相同。牧師提出對經文中心信息的看法,各位也可以從經文中得到不同的信息。這也就是為甚麼同樣的一節或是一段經文,卻可以講出許許多多篇的信息的原因。

「手」強調委身的意志,即著手去實踐經文的教導。如何將上帝的話語落實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不要認為屬靈的事僅在教會中,而離開教會就成為世俗的人。

各位在聽講道的時候,仔細端倪一下,你就可以發現牧師的講道是有系統且有「頭心手」的方式。解經式講道是許多牧師不敢嘗試的,因為這種講道的方式並不輕鬆,因為必須仔細查考聖經經文以及許多的註釋,然後必須加以吸收歸納。過去七年裡,我在重新教會傳講過加拉太書、使徒行傳、創世記、路加福音、出埃及記、以弗所書、路得記、馬可福音、腓立比書、雅歌書、傳道書、歌羅西書、約拿書、以斯帖書、提多書、彌迦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約書亞記,總共20本。對於沒有靈修生活的兄姊來說,跟著牧師逐章逐節的講道信息,我想也打下許多聖經的信仰基礎。

其實,這種講道的方式並不輕鬆,因為必須仔細查考聖經經文以及許多的註釋,然後必須加以吸收歸納。從今年(2007)9月起,我改以「主題系列式講道」,不是我懶惰而捨棄「紮實」的逐章逐節講道,而是我期待通過主題系列式講道,將聖經中的主題歸納出來,並更期待回應我們今日的生活處境。我不會沒有系統的安排講道服事,除非是需要配合教會節期。總之,我今後會以頭心手的方法來進行「逐章逐節解經式講道」及「主題系列式講道」,希望各位兄姊能夠習慣牧師的講道方式。有時會加上投影片,是要加強視覺上的學習,就像先知彌迦「赤身光腳,到處遊行」,這也是一種視覺的信息。但我不希望讓過多的投影片,阻礙講道者與會眾之間的眼神交會,因此,希望兄姊在聽講道時,眼光不要緊盯銀幕,要與牧師之間有更多的眼神交會。

通常我寫一篇講道稿大約有七千至九千字之間。如果要按照所寫的來講,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因此,我寫得很詳細,但在講道時,我會控制在三十至四十分鐘之間。假如各位來參加主日禮拜的時候,能帶自己的聖經來,那是最好。因為這樣你可以在自己的聖經上做記號,或是寫下你的心得或是備忘錄。假如各位聽了牧師的講道,覺得有必要改進的地方,請不用客氣告訴我,好幫助牧師改進。每一季的講台服事,我都會事先排定,若是各位能夠依據下一週排定的經節,提供我相關的資料與時事,我想牧師的講道就更能符合聖經的信息與時事的反省,這樣牧師就更能夠帶領大家忠實於聖經的教訓。願上帝祝福敬畏祂的人。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買地保厝殼~見證上帝的恩典

買地保厝殼~見證上帝的恩典
黃春生牧師

在2005年9月七星中會和平教會蔡茂堂牧師及小會員邀請我前往擔任主任牧師,經過多次的分享,和平教會很積極,所推派的長老也與我及牧師娘討論牧師館的裝潢,甚至也花費一百多萬著手裝潢新的牧師館,七星中會並訂當年12月25日預備舉行牧師監選。但是在最後一刻,我婉拒和平教會的監選安排,對小會議長盧俊義牧師及和平教會的長執、兄姊,我迄今內心仍感萬分虧欠。

我在12月4日也寫了一篇牧函《至於,我和我的家》刊登在重新教會的週報,告訴弟兄姊妹,我在幾經的祈禱中決定婉拒和平教會的邀請,是因為「羊聽牧者的聲音」,雖然蔡茂堂牧師尚未取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資格,但和平教會的弟兄姊妹清楚知道蔡牧師就是他們的牧者。此外,我也無法違背「羊聽牧者的聲音」的教導,我也要聽從大牧者耶穌的聲音,我不是輕率地婉拒和平教會的誠懇邀請,而是我在祈禱中,心裡突然浮現出我在2000年9月3日(禮拜日)就任的隔日,地主林良雄先生來到教會找我,我們素昧平生,他一開口就以不客氣的口氣說:「你是新來的牧師喔!你知道教會侵占我們的土地嗎?你來了剛好,趕快拆屋還地...。」印象是如此鮮明,因此我清楚上帝託付我在重新教會有此項未完成的使命。因此,我告訴重新的小會眾長老,如果要確保教會或土地的話,我才留下來。

當我決定留下來之後,我心裡面只想,若是教會有一天要被拆除的話,應該先購買教育館,因此當年(2005)12月底,我提出要購買教育館,並在2007年教會設教五十禧年時獻堂並取名為「禧年館」。這樣的期待,果然是上帝的帶領。2006年2月16日召開第一次的建堂委員會,當時共有16名同工出席。(註1)會中討論可能的標的物之外,還通過募款計畫。2月18日牧師在週報刊登牧函《讓我們來同心協力建造禧年館》,呼籲大家一同努力。就像生孩子一樣,歷經十個月後,在12月17日第四次建堂委員會中,確定購買重新路三段128-2號4樓、128-3號4樓作為教育館(禧年館)使用,合計55坪,價約1260萬元。2007年1月10日與屋主簽約,4月3日完成交屋。2007年4月15日復活節設教五十禧年時,舉行禧年館獻堂感恩禮拜暨歷史展。

設教五十禧年的忙碌過後,我想,我留下來不是只為了購買禧年館,而是要避免教會被拆除,是教會土地問題啊!因此,我時常為此事懇求上帝帶領。在五十禧年感恩禮拜結束後不久,當年(2007)7月27日(禮拜五)晚上,舉行小會座談會,邀請地主林良雄先生前來,說明教會土地買賣事宜。接著召開小會,當時與會的長老一半贊同購買,一半認為張豐盛牧師的時代曾經提出購買教會現有土地時,曾遇到極大的反對聲音,認為教會「不應該出錢再買一次」,而應該以法律途徑索回教會土地所有權。但是,在五十年前,教會第一次購買土地時,被地主蒙騙而未辦理過戶,已經超過十五年的追訴期,於法我們已經喪失權利。

就在大家此起彼落的爭論聲中,我閉上眼睛為此祈禱,懇求上帝保守,不要因為再次購地的事造成教會內部的對立。在祈禱的時候,「買地保厝殼」這句話浮現在我的心中,當下我請長老們安靜,與大家分享我剛才祈禱的領受。我告訴大家,上帝給我「買地保厝殼」這句話,接著我說:「如果我們可以在三重,用一坪二十幾萬購得六、七十坪土地,而且又有地上物的話,那麼我們馬上搬遷。如果沒有辦法的話,我們應該回應『買地保厝殼』的聲音。」此話一出,長老們頓時有了共識。8月12日,我們召開臨時會員和會,討論唯一的議案「『買地保厝殼』教會所在地之土地購買案」,當天出席的陪餐會員全數同意購買。在吳世平長老、鄭木榮執事專業代書的協助下,10月5日以每坪23萬與其他三位地主簽約購買36坪土地,而非向最早接洽的地主林良雄購買。

感謝主,我們終於有屬於教會自主的土地,不用再擔心「拆屋還地」的夢靨,確保了教產,而我也可以向上帝交代了!

註1:第一次的建堂委員會出席人員。小會員:黃春生牧師、吳旭民長老、林仁堅長老、吳世平長老、林忠堅長老、李武雄長老、林志芬長老、歐玉長老。長執會代表:鄭木榮執事、黃依文執事、謝惠聰執事、周美桃執事。會友代表:潘偉程、高榮樹、何武清、蕭文岳。許棟材長老(請假)。
----------------------------------
2008.1.20購入教會建地70.23坪,路地6.48坪。合計約有117坪。2010.8.18台灣板橋地方法院98年重訴字第195號、98年訴字第240號之判決書,地主討還土地勝訴,本會因『買地保厝殼』 免於拆屋還地。當2012年時,我們看到教會隔壁的鐵皮屋遭地主向法院索回土地時,整個拆除鐵皮違建及停車場。頓時,心中充滿對上帝的感謝,若不是2007年、2008年逐年購得教會現有土地的話,恐怕今日就是教會被拆除,而我與眾長老就成為怠惰的壞管家了。

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韓國人質事件的省思

韓國人質事件的省思
黃春生牧師(2007/9/6)

人質事件起因

這一個多月以來,受教會及國際社會矚目的重大新聞是「塔利班武裝份子劫持韓國人質事件」(Taliban,意為:神學士)。這段期間有些青年來問起我對這事的看法,甚至也問及宣教的態度及方法等問題,我可以看出我們的青年不是專注在學業、愛情上,他們對宣教也有所關心,對信仰的衝突,對文化的衝突也會關心,這是很好的現象。當時,我告訴他們,這件事最後應該會有好的結果,感謝主果真其餘人質均平安獲釋。

這一群韓國基督徒雖帶有宣教使命,但是他們卻不是那種「強迫人改教的匪徒」,他們絕大多數是醫療人員,在今年(2007)7月19日他們乘著一輛載著韓國醫療隊的公車,由阿富汗南方城市坎大哈(Qandahar)前往首都喀布爾(Kabul)的路上,被塔利班武裝份子劫持。醫療隊共有23位基督徒,領隊是首爾附近京畿道的盆唐(Bundang)泉水長老教會裴亨奎牧師(Bae Hyng-Kyu),他們是7月13日進入阿富汗,預定7月23日回國,目的是在貧困地區從事短期醫療服務及教育的工作。這一醫療隊都是志工,利用假期參與短期的醫療服務,而阿富汗是屬於創啟地區的回教國家,因此,只能藉著愛心的服務來彰顯基督的愛。因此,他們不以直接傳教方式進行宣教,而是從事醫療服務,促進彼此的認識。不期於半途被劫持。

塔利班武裝份子劫持韓國人質的主因,不是這些人從事宣教活動或人道醫療服務,而是藉由這些人質來威脅他國。因此他們訴求,韓國政府必須立即撤出阿境內全部200多名韓國士兵,後又要求用8名韓國人質換回8名塔利班囚犯。在條件得不到滿足後,塔利班先後殺害了兩名男人質,領隊裴亨奎牧師於7月25日慘遭處決,沈聖珉弟兄(Shim Sung-min)於7月31日隨著也遇害。

塔利班與韓國政府代表於8月28日在加茲尼市再次就韓國人質問題舉行面對面談判,並就釋放韓國人質達成了五點協議。8月30日晚,塔利班分三批將12名人質移交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除兩名人質遇害,及先前所釋放的人質,全部都已獲釋,經過42天的人質事件終於解除。

對宣教作法的質疑

台北清真大寺教長馬超賢8月1日投書《自由時報》,文章說:「南韓福音教會團到『神學士』地盤上的活動,顯然是帶有『挑釁』、『叫陣』的意味,這是對當地民族與信仰的無知與誤判。…南韓福音教會如果當初沒有派傳教士前往阿國『神學士』份子活躍的地區宣教,並叫阿富汗穆斯林『叛教』,那就不會發生前述悲劇。」

馬教長的辯護理由很荒謬,說南韓的基督徒到阿富汗神學士的地盤,就有「挑釁、叫陣」意味,是「對當地民族與信仰的無知與誤判」。按這種邏輯,馬教長住在以佛教、道教為主的台灣傳播伊斯蘭教,豈不也是「挑釁、叫陣」?但是,台灣人卻不會因此綁架他。因為台灣是民主國家,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所謂宗教自由,就是任何信仰都有權利表達他們的信仰認知,且任何人都有權利「傳教」。例如在基督教為主的歐洲,英國有一千六百個清真寺,法國有一千七,德國有二千二。這些清真寺雖然幾乎都只強調伊斯蘭主義,但西方民主國家仍保護他們「叫陣」的權利。怎麼到了穆斯林國家「傳教」,就要被綁架,甚至被砍頭?更何況這23名韓國基督徒,還是以從事醫療服務為主的團隊。

這群醫療服務的韓國基督徒,絕不是「挑釁」、「叫陣」,否則他們第一天進到阿富汗南方城市時就會被趕出去。他們之所以會被劫持,主要是塔利班視他們為「籌碼」,塔利班才不會在乎這群人的宗教背景或所從事的人道救援為何。

使萬民作耶穌的門徒

耶穌吩咐我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又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就像馬偕牧師來到台灣宣教,他不是採「強迫改教」的作法,而是以醫療、教育為方法,進而與人分享福音,這是很和平的作法,更不是挑釁與叫囂。

這些宣教師志願到危險地區服侍陌生人,出發前已清楚可能會遭遇危險,仍寧願付上作主門徒的代價。就如十九世紀,西方基督徒受聖靈感動前往非洲及亞洲宣教時,成千上萬的宣教師也因水土不服、或染上疾病、或因迫害而犧牲自己的性命,這都是作主門徒的代價。甚至,史懷哲牧師(Albert Schweitzer)還被尊為「非洲之父」,他具有四個博士學位音樂、哲學、神學、醫學,但他寧可捨棄西方社會發展的前途,而寧願效法耶穌的精神來服侍非洲。

韓國教會和台灣教會約在三十年前同時推動海外宣教,韓國已派出約一萬七千名全職宣教師在世界各地服侍;反觀台灣僅派出約二百多位全職的海外宣教師。我深信,韓國教會不會因這次的教難而輕易退卻,反而上帝會將苦難化成祝福,祝福在伊斯蘭,祝福在韓國,祝福在上帝的國度。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購買教會土地保護教產

購買教會土地保護教產
●黃春生牧師

上週(8/12)我們按照教會法規召開臨時會員大會,來處理是否購買教會所需土地,和會當日發票115票,收票110票。投票結果110票同意,0票反對。我相信大家對於購買土地有相當有共識,接下來就是交給同工與地主繼續接洽。我們若以每坪20萬元購買60坪土地,約需1200萬,除了購得土地,更能保護現有教產。想想看,你能用1200萬在三重市中心點購買到現在禮拜堂的空間嗎?

我知道十幾年前同工也曾提及要購買土地,但共識不足,主要原因是:四十幾年前我們已經買了土地,但戰後國民政府法令不清,加上當時的法律知識有限,購買後只立了契約書,而地主土地尚未分割妥當,而使得我們遲遲無法過戶,在登記的十五年期限裡,我們也不懂得向法院申訴展延期限,因此喪失請求權。所以,之後同工提及購買土地時,「一隻牛剝兩層皮」的聲音就來。但是,今天說這些話都沒有意義,也沒有建設性。要緊的是,我們能夠提出甚麼更積極的方案,更有建設性的作為。

今日我們能夠購買土地,實有上帝的帶領。我們有建築專業的同工吳世平長老在洽談,而二年多前鄭木榮執事來到我們當中聚會,他是專業的代書,處理這類事情是他的專長,他也成為牧師和長老們很好的諮詢者。今天我們所接洽的地主,不是四十幾年前的原地主的後人,因此我期待是購買其他地主的持分;並同時接洽原地主的後人,看能否討回四十幾年前的土地,能討回多少就討多少。若能夠討回的話,就有多55坪地。若無法討回的話,日後我們也可以將買來的60坪與辦公室這一側30坪土地改建。最有利的情況是:30坪(辦公室)+60坪(新購)+55坪(原購)。總之,請兄姐繼續為此代禱。

上帝總是因著我們的信心來成就一切,我們信心多大功效就有多大。購買禧年館如此,如今購買教會土地也如此,將來建造全新的教會建築主體也會是如此,這是上帝對我們信心的考驗。若是你期待這事早日實現,你就必須對上帝充滿信心。

我們眾人的信心必將成就上帝的賜福,若是我們的信心薄弱,這事必將延宕。試想,以色列人因信心薄弱,在曠野延宕四十年,遲遲無法得著應許之地。歷史的殷鑑,使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考驗。我知道這十多年來,景氣一直不好,最近物價一再上揚,經濟壓力不斷擴大,也衝擊我們的經常費的奉獻,但這就是考驗我們信心的時刻。若是大家經濟充裕,奉獻踴躍是應該的。但在經濟匱乏時,「寡婦的兩釐錢」(可12:42-44)就更會顯出對上帝的信心。要記得,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匱乏」的生活,才真正體驗到「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8:3)

我們教會已經五十年了,為了教會長遠的發展,除了建造硬體的建築,以符合新時代的需要之外,我們更需要專注在社區事工,並藉由社區事工接觸到群眾,並成為群眾的朋友,甚至使心靈憂傷、疲乏與弱勢者,來到主耶穌的面前得著安息,使教會成為群眾心靈的避難所、逃城。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淺談堅信禮

淺談堅信禮
黃春生牧師

普世基督教會協進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的利馬文件(Lima document)《洗禮、聖餐及服事》(Baptism, Eucharist, and Ministry, Geneva, 1982),指出洗禮是表明「有分於基督的死與復活,罪得潔淨,新生,為基督光照,披戴基督,為聖靈更新,是從洪水得救的經驗,是脫離捆鎖,超越分裂,得釋放而進入新的人性」。它還指出洗禮是「共同作門徒的記號和印證」,因此是合一的基本聯繫。近代神學家多看洗禮為整個上帝的子民的群體被按立的聖禮。既然基督教的事奉主要建立在基督復活之工,洗禮就表明我們要進入這樣的事奉。

在長老教會對聖經的認識裡,認為嬰兒也有份於基督的救恩,因此也為嬰兒受洗。因為嬰孩領洗時,未有能力領悟及明白接受基督真理,承擔基督徒的使命,做傳揚福音的工作,雖然領了洗,卻要等到他們長大後,作了妥當的準備才可領堅信禮,完全地加入教會,分享和承擔團體中的一切。這方法後來也用在成人受洗後,要加入教會的過程上,譬如某人已經在他教派受洗,要加入另一教派時,往往會為其舉行堅信禮或信仰告白的禮儀,這是根據「我們只有一位主,一個信仰,一個洗禮。」(弗4:5)

嬰兒受洗的記載可從使徒行傳提及「全家受洗」(16:15,31;參林前10:2)而來,且早期教會也有為嬰兒施洗的記載,就像猶太人為嬰兒施行割禮表明孩子屬於上帝,因為兒女是耶和華給人的產業(詩127:3)。

基督教父奧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強調洗禮的客觀因素,認為基督是真正的施洗者,其效能不會受人的因素影響。他完全相信洗禮之於得救是必須的。在與異端伯拉糾(Pelagius)辯論的時候,他建立了嬰孩洗禮的理論基礎,把洗禮與原罪(Sin)聯繫起來。他並不認為嬰孩是有信心的,但教會的信可以惠及嬰孩,這也是傳統贊成嬰孩洗禮的理由。嬰孩經洗禮後,就屬於教會的一分子,因而亦分享所屬教會的信心。代嬰孩回答問題的父母,並不只是以父母的身分作答,同時也是代表整個教會,他們是代表教會把嬰孩獻給神。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Luther,1483-1546)接受很多羅馬天主教的洗禮教義,卻強調使洗禮的水變成賜生命恩典的水,全是出於神的道本身的能力。起初他認為令洗禮有功效的,是人的信心,後來改變了立場,認為其能力是來自神要人受洗的命令。

長老會在改革宗(Reformed)的傳統強調,洗禮是新的盟約(Covenant)的記號,故此嬰兒也應接受洗禮,接受的年紀可與猶太人為嬰孩行割禮的時候相同(即生下來第八日,創17:12),因為猶太人是藉割禮而有份於舊約。他們認為洗禮可以堅固信心,使他的父母確知,他們的孩子已經被接納在約之內,孩子雖然不知道,但他具有盟約的名號,日後長大之時,便知道是一個豐富的屬靈產業。長大後他們接受堅信禮,承認父母在其小時候代其所受的小兒洗禮,並告白耶穌基督作個人的救主。

堅信禮後來演變成加入其他宗派所需的信仰告白,甚至也成為成人洗禮再次委身的確據。堅信禮強調基督徒使命感和為基督作見證的意識,使基督徒深深地明白領洗後的責任,使能時刻記起領洗的承諾,並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做一個完滿的基督徒。

在聖公會或英國國教會施行堅信禮有下列規定:

(1) 凡領受堅信禮者,必先學習信經、主禱文、十誡,又能明白基督信仰之要道。
(2) 孩童長大,明白教父母為他們所作的應許,他們的父母或 教父母,當領他們到主教面前領受堅信禮。
(3) 成年領洗後,應從速加入堅信禮班,準備隨時接受堅信禮。

另一方面,聖公會在主教不能親臨施洗時,教會仍然保留由主教的施行堅信禮的權力,所以將堅信押後,待主教有機會來主持聖禮典時才舉行堅信禮。

在長老會依據聖經的認識裡,堅信禮是為曾受小兒洗禮者而設。雖然領洗時,信徒已經藉水和聖靈成為天父的兒女,但聖靈仍然藉著使徒的按手祈禱來堅定信徒的信仰(徒8:14-17)來完成他們加入教會(Christian Initiation)的過程。這樣才更符合聖經所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8)「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10)

什麼是「和會」?

什麼是「會員和會」?

黃春生牧師

「和會」一詞延續日本教會時代對「會員大會」的稱呼,後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法規中曾經將「會員和會」改為「會員大會」。但「會員大會」一詞在世俗中廣用,教會若使用此一詞,容易讓人誤以教會的會員大會好像是股東大會、社員大會等;為了釐清信仰的神聖性,因此又恢復使用「會員和會」一詞。日本教會用「和會」一詞,意指「Shalom annual conference, Peace conference」有「和平、平安會議」之意,參與的信徒也致力於合而為一、彼此相愛,也表明有上帝臨在的會議充滿平安,充滿上帝的賜福。

根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法規,「會員和會」是由小會召開,聽取小會報告及辦理行政法所規定事項,其決議事項登錄在小會議事錄。

第19條:會員和會由在籍現有陪餐會員組織之。

第20條:會員和會辦理下列事項:
一、聽取小會及屬下機構之事工及會計報告。
二、聽取小會報告有關總會、中會概況。
三、聽取年度事工計劃。
四、聽取查帳委員之報告。
五、選派委員檢查該年度會計事務。
六、接納當年決算、審核翌年預算。
七、依法選舉牧師、長老及執事。
八、不動產之購置及處分。

第21條:會員和會中不接受提案。

第22條:會員和會須有應出席陪餐會員過半數之出席始能成立。牧師之選舉,須有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始得開會,其出席人數不得少於成立堂會法定數之三分之二。

第23條:會員和會之議長由小會議長擔任之,無聘牧師之教會得由小會議長指派長老代行。書記由小會書記擔任之,開會記錄應記載於小會議事錄。

第24條:會員和會分定期會員和會與臨時會員和會:
一、定期會員和會每年召開一次,於二月底以前舉行,日期由小會決定,應於召開日前兩個星期公佈時間及陪餐會員名單,並在該期間內之主日宣佈之。
二、臨時會員和會係在小會認為必要,或在籍現有陪餐會員五分之一以上之請求,或中會或中委會命令時所召開之會員和會。由小會決定日期,應於召開日前兩個星期公佈時間﹑陪餐會員名單以及辦理事項,並在該期間內之主日宣佈之。未經公佈事項不得辦理。

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黃春生牧師

有一回聖餐後,有青年問我說:「牧師,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在基督教會將聖餐視為聖禮,因此我們先來瞭解甚麼是「聖禮」。傳統教會或今日的天主教會將洗禮、聖餐、堅振/堅信禮、告解、結婚、授聖職、為病人傅油等事項列為教會的「七件聖事」。這七件聖事中,並非每一件都具有相同的價值和重要性;前三件(洗禮、聖餐、堅信禮)被視為主要聖禮,又稱為「入門聖禮」因為和一個人接受基督信仰進入教會生活有直接的關係。這三件聖禮當中的洗禮和聖餐,更是普世教會所認同的聖禮。至於其他四件聖禮,其重要性則不如前三件。16世紀宗教改革後的基督教會,則僅將「洗禮」和「聖餐」這兩項列為「聖禮」。
圖片來源:Juan de Juanes(1523-1579) : The Last Supper


聖禮的象徵指涉著上帝在基督裡的救贖恩典,而以餅象徵基督的身體,以葡萄酒或汁象徵基督所流的血。因為聖禮是上帝救贖恩典的行動,全然只能是出於上帝的,因此,有些教會認為既然是出於上帝的恩典,則教會就不應該以任何條件來限制領受聖餐的資格。這樣的主張看起來似乎合理,然而對於這樣的主張,也有人質疑是否符合《聖經》和教會傳統的教導。

聖餐禮儀的源頭可以上溯至舊約時代,它的禮儀在新約時代之前就已經確立下來了。而聖餐則基本上根據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1:17-34的教導,其禮儀的設立溯及耶穌本身,它的原型就是耶穌與門徒一起享用的「最後晚餐」,也稱作「主的晚餐」。從哥林多前書的相關經文看,聖餐包含了「記念」與「分享」基督之生命的兩層重要意義。因此,聖餐和古今教會實施的「愛餐」不一樣,愛餐側重在信徒與信徒之間愛的分享、關懷與交通,而聖餐則指涉到信徒和基督耶穌之生命的直接關係。然而,即使是這樣,「愛餐」這一件事確實也可以被理解為上帝的恩典,只是它仍然和聖餐有別。至於「愛餐」則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

在保羅的教導中,「敬虔的態度」是領受聖餐的一個重要條件。若非如此,則不但所領受的聖餐沒有意義,更嚴重的是違背了信仰。保羅以相當嚴厲的話,指責那些不用敬虔態度吃聖餐的人,說他們其實是「冒犯了主的身體和血」。(林前11:27)因此,他主張要吃聖餐之前,「人必須先省察自己」,然後才吃;同時,也必須清楚「辨認」所吃的是主的身體、所喝的是主的血,若不這樣做,就是「自招審判」。

保羅清楚指出,聖餐絕對不僅僅是飲食吃喝而已,甚至也不僅僅是領受上帝的恩典賜予;其實,它更具有參與在基督生命中的重要意義,是「立生命之約」的行動,因為所吃喝的是「主的身體」和「主的血」。從這個角度看,領受聖餐甚至可以說是參與在「基督的死」裡面,態度必須是嚴肅的、敬虔的;不明白聖餐中所用的餅和葡萄汁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知道整個儀式的內涵意義而領受聖餐的人,則可能在無知中陷自己於罪。因此,保羅在這裡所說的「敬虔」,指的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宗教虔誠之態度。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64)也是以此為出發,說明聖餐是「屬靈的筵席」(spiritual banquet),整個聖餐的關鍵在於信仰,領受聖餐是參與在基督的生命中。加爾文很清楚地主張,我們不是為了增進信仰來領受聖餐,而是在信仰中領受聖餐。簡單地說,「信仰」是領受聖餐的前提條件。因此,沒有受洗的人領受聖餐,並沒有信仰的意義;同樣,已經受洗的人,沒有在信仰中領聖餐也是沒有意義的。總之,一位已受洗的基督徒,他必須在耶穌基督裡重新省察自己,以敬虔的態度來領受聖餐,如此才不會「自招審判」,才能帶給生命豐盛的價值。

但是在美國長老教會,小兒洗禮之後就可以接受聖餐。在英國聯合教會則會區分「有酒精」的葡萄酒,及16歲以下領的「無酒精」的葡萄枝。

此外,「主的宴席」也可以是邀請全人類的,是種Open Commounion,對基督徒與非基督徒。若是我們思想「擘餅」最原型是逾越節的晚餐,這晚餐是包括在你們當中「寄居的」,「做客旅的」都可以領受。換言之,逾越節的晚餐是成全「無條件愛」的給予,也提供「避風港」躲避那害命的,人人都在救贖的庇蔭中。在不違反現行的教會法規下,「聖餐」一詞給予主日聖禮典中,讓已受洗者領受;而「擘餅」一詞可以給予主日以外,讓非基督徒領受,特別在受難日時,讓非基督徒也能體驗基督救贖的恩典。

【聖餐四大神學觀】天主教:變質論(transubstantiation)或化質說
信義宗:同質說/合質說(consubstantiation)
慈運理:紀念說(commemoration)
長老宗:信心領受說(receptionism)/屬靈臨在說spiritual presence(禮拜中臨在)


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以文字填滿人生

以文字填滿人生
黃春生牧師

猶太人注重文字,也從文字看人生,特別是聖經。他們認為對小孩應該教的事,就如同在白紙上寫東西一樣。而對老人應該教的事又是什麼呢?即是等同在寫了許多字的紙上,找出空白處繼續寫上去。特別是用上帝的話填滿一個人的生命。

我想這些填寫生命的文字有好,也有壞。好的方面,是指人可以透過文字,將信仰見證、祈禱文、生活勵志、工作和旅遊的美記載下來,通過文字來學習與分享上帝所賜給我們每個人的不同恩賜。壞的方面,文字可以形成殺人的利器、抹黑的工具,甚至成為戕害心靈的毒藥。

筆桿更勝於槍桿,文字是帶有能力的。中國出名的史家司馬遷(西元前145-86年),因為用二十年的時間寫「史記」,主要原因就是被漢武帝下冤獄,憤而寫書做史。從黃帝開始,寫到漢武帝,前後長達二千六百多年的時間。可以想像在他筆下的歷代皇帝到底是在幹甚麼。再看看聖經撒母耳記;作者將大衛王殺人之夫、奪人之妻的敗行寫下來,讓以色列後代子孫在歌頌大衛王時,也知道他的軟弱極大。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我們發現今天的社會本身就是善、惡爭戰的環境,不僅社會如此,人的內心也充滿一次又一次的靈魂衝突。隨著善與惡的掙扎,文字也刻劃出生命的痕跡。若是善用文字,我們將發現它是上帝給人最好的禮物,特別是聖經的文字更成為我們心靈的嗎哪,而文字更為我們留下親歷恩典的筆跡。因此,我常呼籲兄姊不要讓你的感動消失,在週報上留下我們的信仰與生活點滴,以文字來填滿人生。所以,我很鼓勵兄姊可以提筆寫下你的信仰與生活體驗,並將這些文章刊登在週報與全體會友分享。通過文字的表達將我們共同的信仰體驗,一點一滴的記載下來,寫成屬於自己教會的「使徒行傳」,而週報合訂本也成為教會的歷史文獻。

台北東門教會是一間「筆力」極強的教會,盧俊義牧師就曾說:「我一直相信週報是一間教會事工發展的得力助手。…越有活力的教會,它週報的內容必定越精彩…」。前景美浸信會施達雄牧師曾在「週報-教會的副牧師」一文中提到,週報就好像教會的「助理牧師」傳道人在週間無法探訪每位信徒,但卻可以藉著週報每天向信徒說話,所以週報之地位怎能不予重視。好好的使用週報,它是慕道友進入教會的第一個印象,是教會「精神」與「氣質」的化身。重視它,它可能成為你的副牧師!這是週報的最高價值,也是它的時代意義。

以文字填滿人生,在週報上筆耕,是一件很美的事。我們可以邀請具有「筆力」的兄姐投稿,他們可能有寫日記的習慣,喜歡讀書、思想的人,也可請團契、小組定期投稿聚會花絮、個人見證,也可選派「週報記者」,負責家庭、事工、活動等採訪。通過文字記錄信徒的生活趣聞、活動花絮,甚至也可連結社區鄰里消息,使週報不在只是單單教會內的事,而是使整個的社區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的訊息,也讓社區的人瞭解教會。十年後,當我們回顧來看時,這些填滿我們人生的文字,將會是我們親歷恩典的最佳見證。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甚麼才算靈命成熟?

甚麼才算靈命成熟?
黃春生牧師
有人問牧師說:「牧師,甚麼才算靈命成熟?」很多人對此有諸多不同詮釋。但我想可以從三的向度來談這個問題:

一、靈命就是關係

為何靈命就是關係?這裡的關係不是指「裙帶關係、政商關係…」,而是指與神的關係、與人的關係、與物的關係、與我的關係,簡述為「天、人、物、我」。我們的神是三一上帝,是關係中的神,是彼此相愛、彼此團契的神。換言之,一位靈命成熟的基督徒,他與神、與人、與物、與我的關係必定是和諧的,必定是充滿愛的。

1. 與神的關係:新的誡命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可12:30)

2. 與人的關係:新的誡命說:「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可12:31),甚至約翰一書4:12說「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

3. 與物的關係:人要管理世界,使世界彰顯神的榮耀,「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24:1)若人犯罪,連帶的使世界、社會受到咒詛(創3:17-19)。

4. 與我的關係:保羅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上帝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林前 6:19-20)

二、靈命就是身心靈整全

靈命成熟就是指人的基本構造身、心、靈的整全。「身、心、靈」,或稱為「靈、魂、體」。

1. 身:乃是管理人肉體的部份。那是由身體的五個感官所構成的,藉此我們能與外界有溝通。而身體狀況也會受到心靈情況的影響「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17:22)
2.心:是指一個人個性的來源—意即他的理性、感性、意志、行動,簡稱「知、情、意、行」。正如耶穌教導我們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可12:30),並要愛人如己,因為沒有生活上愛的行動,就是「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7)

3. 靈:靈乃是與靈性的範疇有關,上帝的聖靈即住在這當中。在靈的方面可分為三個部份—直覺、良心和與上帝的溝通。

「直覺」:先驗、直觀,是用來察覺事情,藉此我們可以感覺或分辨周圍的事物或環境。「良心」:靈性之門,它使我們能分辨是非,也藉此我們感到歉疚或有罪惡感。當一個人犯罪時,他的良心就會愈來愈不敏銳,如同被滾燙的烙鐵燙過一般,因而無法敏銳地回應上帝的靈。「良知」也是一道我們開啟通向上帝之靈的門。「與上帝溝通」:這一部份乃是用來與上帝分享靈性生活。這部份原是封閉的,直到人藉著救恩,跟上帝建立了關係,才被開啟。這關係及溝通是經由心靈和誠實來建立的。

三、靈命就像生命樹

聖經首尾二卷書都提到「生命樹」而基督徒得勝的生命正像生命樹一樣,「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上帝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22:1-2)確實,基督徒的「根」若浸泡在生命水的河必然按時結果實,就連散發出的生命葉,也必醫治他人。

一個基督徒的靈命如何衡量,我想就這三個向度而言,或許你可以衡量看看你的屬靈光譜如何?是否還有許多層面還需多加努力。

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

推介電影《奇異恩典》

早在1997年5月讀到台大張文亮教授(南門長老教會會友)的著作《兄弟相愛撼山河-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盟》,當時心裡就祈禱,希望有人能夠將這故事拍成電影。感謝上帝,如今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被拍成電影《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 The William Wilberforce Story),本部電影2月底在全美首映後,隨即躋身當地票房的前十名排行榜,6/1也將在台灣上映。在此,牧師推介這一部電影,希望兄姐能夠帶朋友去看,藉此更認識基督信仰。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描述18世紀的英國年輕議員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 M.P. Aug.24,1759-July29,1833),他年僅21歲就被選為下議院議員,一生致力於廢除黑奴議題,提案遭遇多次失敗仍不氣餒;他成功統合了分裂的勢力,不畏與當權者保守勢力抗衡。在他多年努力下,最後英國國會終於在1807年通過廢除奴隸交易的草案。至今恰逢二百週年,這部電影就是為了紀念這一標誌性歷史事件而製作。
故事的主角威伯福斯之所以致力廢除黑奴,是深受到約翰‧牛頓牧師(Rev. John Newton, July24,1725-Dec.21,1807)的影響和鼓勵。牛頓牧師是威伯福斯的精神導師,在威伯福斯曾想放棄從政時給予許多鼓勵與啟發。牛頓牧師早先是奴隸販子,但遇見主耶穌後,生命完全改變,聖歌《奇異恩典》就是他所作的詞。該歌曲詞句意境深遠,旋律平和幽揚,是傳唱最廣、最知名的福音歌曲。多位知名歌手都曾演唱過此曲,也曾出現在多項歷史性場合上,全球有超過上萬個版本。在此,就簡略介紹,讓兄姐更能融入電影劇情。

威廉‧威伯福斯
18世紀時,年僅21歲的威伯福斯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一生致力於廢除黑奴議題,提案遭遇多次失敗仍不氣餒。在面對各界的仇恨、凌辱、毀謗,甚至生命的威脅,還有數以百計受金錢束縛的政治家反對。然而,20年後《廢除奴隸交易法案》正式在下議院多數通過。正當所有歡呼、雀躍聲落在了威伯福斯身上,這位偉大的人坐在位子上低著頭,淚流滿面。
現代的人已經無法想像,活在奴隸制度下的黑人何等可憐,而在18世紀,這個奴隸販賣最猖狂的殖民時代,販賣奴隸的暴利集團,挾制黑奴的巨大權力,深植各國當權機構。幾千年來的販奴惡習,已經麻木了時代的良知。但是威伯福斯與他七個朋友組成「克拉朋聯盟」,這八個人代表八個專長的結合︰政治(威伯福斯)、法律(史蒂芬)、經濟(桑頓)、教育(麥考利)、財稅(夏普)、外交(艾略特)、管理(格蘭特),與文學(克拉克森),以一生的時間致力於奴隸解放的和平改革。在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對、咒罵、威脅、抵制與壓力之中,他們不改初衷,在無數個場合公開要大家反省自己的良知:「記住!上帝造人,生而平等」,他由被誤解到成為普世公認19世紀的政治良知。
這八個人一生從政,可是最後都傾家蕩產、潦倒以終,但是他們倒下之時,為害千年的奴隸制度也一起倒下,而且不再起來。他們以法律的專業、理性的思索、人道的精神、不屈的毅力,透過立法的程序,幫助上千萬的奴隸,使他們獲得自由,終結了歐洲大陸幾千年的奴隸制度,觸發了日後的美國黑奴大解放。
除了解放奴隸以外,他們在訂定財稅與糧食政策、改善刑法、革新監獄管理、提出社會福利政策、推動禁止虐待動物法案、堅持宗教容忍法案、徹查政府貪污、呼籲議會制訂道德法案、持守外交道德、促成陽光法案、推行法案審查公開化、推行平民教育法案、訂立落後地區公平法制、廢除殘虐死刑屍首…為整個國家立下穩定不搖的根基。使英國在19世紀成為法制、科技、信仰復興、教育、商業的中心。
威伯福斯年輕時曾過著一種以自我為中心、奢華的生活,唯那「偉大改變」的事情發生-歸信了耶穌基督。而這一刻意味著他對生命價值的改變,也看到他在靈性上的危機,遂把繼承的財富至少四分之一捐給了窮人,而上帝拯救與保守的恩典亦臨到他的身上。後來,因為他政途失意而執意成為一名牧師,但受到身為牧師的牛頓影響,牛頓牧師看到威伯福斯的「天職」是政治,是上帝對他真正的呼召。正如後來他寫信給威伯福斯時說的「主興起了你,是為了他的教會和他的國家的好處。」

約翰‧牛頓
約翰‧牛頓生於英國倫敦。父親是西班牙人,從事航業;母親是英國人,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渴望兒子能受良好教育,並成為牧師,她時常為此心願祈禱。約翰自幼隨母熟誦經文及聖詩。不幸在他七歲時,母親病逝,而她的禱告在30年後才蒙應允。
母親去世後,約翰上了兩年學,因寄宿生活嚴謹而輟。11歲時隨父親上船過著航海的生活,繼而被徵兵,逃役又被捕回。退伍後,在販賣奴隸船上工作,經常在非洲一帶販賣黑奴。他足跡遍四海,道德日益墮落,不久染上了水手們放蕩的生活習慣,吃喝嫖賭,奸詐欺騙,無所不為。日後因鬧事,反在非洲作奴隸之僕,過了幾年非人的生活,幸而他在英倫的父親聽到這消息後,就差人前往營救。1748年春,從非洲返英的途中,遇到強烈風暴,船險沉沒,他在怒濤中,向上帝呼求:「上帝啊!求祢救我安抵港口,我將永作祢的奴僕。」船長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使他對基督徒的生活產生愛慕之心。在漫長的航程中,他讀到肯培斯(Thomas Kempis)的「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心受感動,矢志悔改。
1755年,他與妻子Mary Catlett定居利物浦,作觀潮員為生,並隨約翰‧衛斯理研讀拉丁文及希伯來文聖經,偶而也證道。1757年成為安立甘教會的修士,1764年6月17日他39歲被按立為牧師,他在餘生中竭力反對蓄奴。聖歌《奇異恩典》的歌詞正是他重生的經驗。他一直為上帝工作,到82歲才退休,當時他說:「我記憶力衰退,但我記得二件事,即我是大罪人,基督是大救主。」在他離世前,他為自己寫下了墓誌銘:「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位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隸之僕,但藉著救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復建並赦免,指派宣傳福音的事工。」他葬於英國奧而麗教區的聖彼得與保羅教堂(St Peter & St Paul, Olney, Buckinghamshire)。

聖歌《奇異恩典》
《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一詩中,約翰牛頓自稱為「卑鄙惡者」,不配蒙主「恩典」,但主耶穌竟將此恩典施於其身,當他得知基督深愛罪人,並為罪人受死,他心中充滿無限驚奇,進而知曉眾罪已蒙恩赦。約翰牛頓從一個身歷萬劫,遭遇絕境的落難人,轉變為一個博貫群經,榮神益人,蒙主重用的鼎鼎大名宗教領袖,正是「奇異恩典」最好的寫照。
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作曲者已不可考,據研究應屬18世紀蘇格蘭或愛爾蘭曲調,黑奴解放後,這首歌就在美國黑人教會中被傳唱,以致於常被認為是美國傳統歌謠或黑人靈歌,目前的樂譜由美國福音詩歌作曲家艾克沙(Edwin Othello Excell, 1851-1921)改編。這首曲子曾被John Baez以無樂器伴奏的清唱方式,作成單曲唱片發行,並蟬聯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第一名,這種以靈歌蟬聯排行榜首位的情形雖非僅有,但也可看出這首詩歌的撼動人心之處。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不再墮落的最佳妙方

不再墮落的最佳妙方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歷代志下7:14) 

十八世紀末美國經歷一場靈性的復興,當時肯德基州(Kentucky)極為敗壞,讓人聯想到創世記中的所多瑪(Sondom)和蛾摩拉(Gomorrah),也就是一個充滿罪惡之地。

美國長老教會牧師詹姆士.麥克羅迪(Rev. James McGready)自1799年的秋天開始,與信徒一同為肯德基地區流淚禱告,隔一年,大復興就降臨在肯德基州,超過一萬一千名以上的人一同領受聖餐。 使得這地區的犯罪率急速下降,法官掛袍求去。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好書推薦《馬偕台灣回憶錄》

好書推薦《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黃春生牧師

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師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奉上帝旨意,1872年3月9日從滬尾(淡水)上岸來到台灣,便此開始長達二十九年的宣教生涯。他以淡水為家,娶本地女子為妻,走進漢人鄉鎮,踏上平埔族村落,深入生番地界,登高山,遊遠方,眺海洋,足跡遍及大半個島嶼。馬偕牧師也將西方文明引入當時閉鎖的台灣社會,1879年創立淡水馬偕醫館(今馬偕紀念醫院前身)、1882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今台灣神學院前身)、牛津學堂(今真理大學前身)、1884年創立淡水女學堂(今淡江中學前身),影響至為深遠。他於1901年6月2日因喉癌在淡水寓所過世,葬於淡水砲台埔馬偕墓園(今淡江中學校內),安息於他一生獻身與鍾愛的遙遠的福爾摩沙。
他全心融入、疼惜台灣,一生奉獻給台灣,開展傳教佈道、醫療濟世、學識教育、台灣人心靈氣質改造的精華歲月。而台灣,因為有馬偕,大大改變了民間社會智慧、信仰、思想觀念、生活習性、天地人與自然生界的對待態度,論對台灣之功蹟,他當是扭轉改變台灣社會的第一人。
本書由馬偕親筆記錄一生的傳奇,著墨多在他於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感驗,生動、有趣而多元。1895年以英文出版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出版,使西方世界初初認知了台灣印象。它詳實記載艱難苦澀而滿心喜樂的佈教生涯,又細膩描繪當時滿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漢人社會、平埔族、熟番、生番地界的風土民情、習俗、歷史、地理、自然與生態,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台灣最重要而珍貴的史料,至今仍是一部熠熠生輝的不朽經典。

這本書先前有兩個譯本《台灣遙寄》(台灣省文獻會台灣叢書譯本第5種,1959)、《台灣六記》(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研究叢刊第69種,1960)。這是研究台灣史必讀文獻,此二譯本早已絕版,為便於研究,我個人也擁有這兩本的拷貝版,但很無奈,在戒嚴時期這兩本書許多部分被塗上黑墨刪除。隨著近年台灣史研究的熱潮,並有許多學者專研馬偕,相信這第三本譯本更為完整。

※馬偕,《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林晚生譯(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

賴永祥長老對《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的介紹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展翅的重新-禧年的恩典

展翅的重新-禧年的恩典

重新教會是在五十年前,倍加運動(PKU)推行的第三年所設立。倍加運動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1954年推動的。在1954年倍加運動(PKU)之前,全台基督徒有59,471人,教會數為233間。但自1954年倍加運動(PKU)開始後至1964年的十年間,信徒人數增加到102,943人,教會數也由原來的233間增加到466間。我相信隨者上帝的祝福,下一個倍加運動即將到來,台灣教會也將復興。我心裡有一個感動,2015-2020年將會看到台灣教會的復興。

回顧當初草創初期,教會由台灣神學院孫雅各院長主持開設禮拜,當時教會又稱為「賺吃人的教會」(台語),因為早期從中南部移民北台灣的居民,大多是苦力工作的出外人。而教會所在的菜寮一帶,早期又被戲稱為「狗屎地」。但是,信仰前輩為福音的緣故在此地釘根,開設勞工中心、診所,來服務這地方的出外人,提供一處心靈安歇的殿堂。

隨著時代的更迭,我們也展開不同的社區服事工作,使得巷弄內的教會也能彰顯主的榮耀。2001-2002年我們借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活動,特別邀請世界展望會等多個社會公益團體參與,讓社區的居民認識教會是公益的、服務的,也宣示教會就在這裡,是社區的鄰居。

2000年,我向上帝祈求,希望在各年齡層都有社區的福音行動。感謝主的帶領,社區青少年福音行動2001年展開,教育主任王幸雯老師展開三重中學得勝者工作;接著2002年2月23日成立「小天使兒童合唱團」,邀請張安琪老師擔任指揮、黃依文執事擔任團長,展開兒童福音行動,隨後有小太陽週末營、小太陽直笛團等。壯年福音行動方面,2003年4月邀請潘茂涼長老擔任指揮,在陳順意姊的召集下開始「以馬內利合唱團」;同年,上帝呼召張美華姊訓練讚美操種子老師,到如今有了三個團隊,每天早晚在體育場、玫瑰公園分享讚美操。在未來,松年福音行動更需要尋求上帝的帶領。

根據聖經利未記二十五章,每七年有一個安息年,土地休耕,不種不收,教導上帝的子民對上帝全然的信靠,享受上帝的供應及保護。每七個安息年之後再加一個安息年,則稱作「禧年」。禧年的觀念在耶穌的教導裡是一項重點,依據路加福音4:16-30的記載,耶穌到世上的第一篇信息就是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宣告上帝要釋放人的身、心、靈的束縛。而祂的教訓與作為更是在實踐禧年的意義,即要帶給世人自由、平等、博愛,與救贖。在新約時代,基督徒在傳揚福音時就是秉持「禧年」的精神,熱心為弱勢者謀求幸福(徒6:1、雅1:27)。

重新教會日後仍將稟持以「基督愛世人」的信仰精神服務社區,並宣揚基督拯救世人的福音,期待人人聽信福音,心靈得到新生命。並以耶穌基督的教訓與作為來實踐禧年的意義,帶給世人自由、平等、博愛,與上帝的救贖。

2007年3月30日 星期五

福音的傻子

福音的傻子

自從有信徒們開始往外邦地區去傳福音起,我們所讀到的教會史料幾乎都是一堆「傻人」獻心、獻力所結出來的果子。也因為是這樣,才會有使徒保羅所說的:「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信息在那些走向滅亡的人看來是愚拙的、對我們這些得救的人來說,卻是上帝的大能。」(哥林多前書一:18)確實如此,因為使徒保羅和他傳福音的伙伴們,四處去傳福音時,讓人感覺到他們就是一群「傻子」,在傳說那些許多人聽來是很愚蠢的信息。但是,卻因為許許多多的「傻人」帶著如此的「傻勁」,福音不但傳開了,且是歷經二千年時間,與世代的變遷,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一直不停息地如此延續下去。

如果我們翻開台灣基督教會史來看,也是一群「傻子」把福音的種子撒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今天我們才有得到福音的福氣。

馬雅各醫生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由於他對血癌相當有研究,有許多的大學都要聘他擔任教授。那時他只有廿八歲,但是他放棄大家看為有成就的事,決然要來台灣宣教。一八六四年受英國長老會之差派,到廈門來學習閩南語,準備到台灣傳道行醫,1865年5月28日和兩名信徒抵達高雄,經調查後,決定以台南為根據地。次年以台灣府城西門外看西街所租借的房屋做佈道所,開始行醫傳道的工作。

原本可以留在英國最好的醫院當醫師,但是,他婉辭了國王的好意,決意到遠東來傳福音,且受派成為第一位來台灣的宣教師。當時台灣,瘴氣很重,不適合人畜生存。有些史學家說統治台灣的日軍,大多數死亡的並不是因為打戰,而是因為瘴氣的緣故。可以想像當時台灣的生存條件是多麼惡劣,但是馬雅各醫師來了;他不僅是帶來現代西方醫學,更重要的是將福音的信息也帶來了。

馬雅各醫師的奉獻和愛心,如果以我們今天的台灣人來看,恐怕不但父母會受不了,連連罵聲「不孝」,就是親朋好友也都會說他的腦袋燒壞了。哪裡有國王安排的工作放棄不要的?哪裡有把自己這樣大好前途放著不顧,要到這麼遠的地方,且環境都是那樣差的地方去傳福音的?前途啦,家庭啦,才華要發揮啦,如果想到的都是這些,福音就無法傳到台灣來,而我們也沒得機會認識耶穌基督了。還好,馬雅各醫師不是這樣的基督徒,他的家庭也不是這樣的想法。

這就是福音事工!它是一些被看為「傻人」所奉獻出來的信仰見證。上帝總是在這些傻人的身上張顯出祂拯救的恩典。也因為這樣,基督的教會可以繼續傳承福音的使命;也因為這樣,福音的事工才能開展出來。

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

受難週內發生的主要事件

受難週內發生的主要事件

從禮拜日(棕樹日)到禮拜三,耶穌每一晚都在伯大尼過夜。伯大尼位於耶路撒冷東面三公里,橄欖山東南坡。是耶穌所愛的朋友馬利亞、馬大和拉撒路的家鄉,耶穌大概是住在他們家裡。禮拜四晚,最後晚餐後,耶穌到客西馬尼園祈禱。禮拜五和禮拜六兩晚,耶穌的身體被安放在墳墓裡。 
 
日子
事件
經文參考
禮拜日
眾人沿途鋪棕樹枝,迎接耶穌騎驢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
21:1-11;可11:1-10;路19:29-40;約12:12-19
禮拜一
耶穌潔淨聖殿。
21:12-13;可11:15-17;路19:45-46
禮拜二
在聖殿裡,耶穌的權柄受到挑戰。
21:23-27;可11:27-33;路20:1-8
耶穌用比喻來教訓人,與猶太領袖對質。
21:28-23:36;可12:1-40;路20:9-47
希臘人求見耶穌。
12:20-26
耶穌在橄欖山上講道。
24-25章;可13章;路21:5-38
猶大同意出賣耶穌。
26:14-16;可14:10-11;路22:3-6
禮拜三
聖經沒有提到耶穌在這天做了些甚麼,祂大概是留在伯大尼,與門徒一起。

禮拜四
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晚餐。
26:26-29;可14:22-25;路22:14-20
耶穌在樓房裡向門徒說話。
13-17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裡祈禱。
26:36-46;可14:32-42;路22:39-46;約18:1
耶穌被賣、被捕。
26:47-56;可14:43-52;路22:47-53;約18:2-12
禮拜五
猶太和羅馬當局連夜審判耶穌。
26:57-27:211-31;可14:53-15:20;路22:54-23:25;約18:13-19:16
天亮雞啼前,彼得不認耶穌。
27:31-56;可15:20-41;路23:26-49;約19:17-30
上午9:00耶穌被釘。
中午12:00-15:00遍地黑暗。
耶穌斷氣,17:00前羅馬兵槍刺耶穌身體。
18:00日落前,亞利馬太的約瑟領屍。
15:24;路23:33;約19:18
27:45;可15:33;路23:44-45
19:31-37
27:57-60;可15:42-46;路23:50-54;約19:38
禮拜六
猶太人守安息日,羅馬軍隊看守墳墓。
27:62-66
禮拜日
耶穌復活。
28:1-10;可16:1-11;路24:1-12;約20:1-18

2007年3月16日 星期五

教會需要你的代禱

教會需要你的代禱
黃春生牧師

天主教會有一種修女會,她們就是專門在做祈禱的工作,只要進入該修會,就是終生以祈禱為她們的職志。她們每天為全世界大大小小的事祈禱,從來沒有人看到她們到底在做些甚麼事。她們不會在發生事件的時候,身穿特別標明單位字樣的服裝,出現在人群中。她們只在背後默默地為著眾生祈求上帝的賜福和寬恕、憐憫。要獻身於這種修會的婦女,確實是需要相當的意志力。沒有一家雜誌、傳播媒體、新聞工作者可以得到機會進入該修會,除非教廷下令要她們開修院的門。

很有意思的是,幾乎每一位教宗上任最先訪問的對象,就是先到這個修會的總會去訪問,謝謝這些終生獻身於祈禱的修女們。因為在全世界各地,在最為安全的地帶和最危險的地方,都有神父和修女們投入為人類世界在服務,這些人站在台前,卻需要在台底有一群人為他們祈禱,她們用祈禱撐住了整個舞台,這些人就是這群默默無聞的修女。

我們教會有一間祈禱室,可能很少人知道。因為過去祈禱會改在禮拜堂後,它成為「儲藏室」。今天在許多有心祈禱的同工整理下,開始恢復「祈禱室」的功能。若是再讓「祈禱室」成為「儲藏室」,那麼似乎是向上帝說:「我們不需要祢,要祢退居幕後、退居到儲藏室…」不!我們要讓上帝在前面引領我們,我們要以祈禱來到主面前。雖然,我們沒有默默祈禱的修女,但是我們仍需要有代禱的勇士,而你就是哪一位代禱勇士。

教會有許多的服事及社區事工,就算牧師、長老、執事有通天的本領,若沒有眾多的同工以甘心樂意的心參與服事,一切的事工也會一團亂。若沒有祈禱的力量,也無法撐起全教會的屬靈生命。今天,教會需要你的代禱,你可以每天來到祈禱室祈禱,若有需要代禱時,也歡迎來到祈禱室,讓我們一同來到上帝面前尋求神。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把愛傳出去-重新教會的社區服務

把愛傳出去-重新教會的社區服務
黃春生牧師
《新使者雜誌》第99期,2007/04,pp.51-53

「要傳福音,先做朋友」這是重新教會從事社區服務的理念,讓社區看得到、接觸得到基督的愛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二○○○年八月本人來到重新教會就任,就計畫以二年的時間在社區舉辦活動,提高教會的能見度,並使社區感受到教會所帶來的愛與服務。因此,連續二年借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多場親子園遊會、我愛我家園遊會、母親節音樂會、福音餐會、聖誕晚會等,並邀請世界展望會等知名公益的社會福利機構協辦,使得鄰里知道教會的存在,並認同教會的服務。

之後,我們就將打開知名度的活動減少,改以社區需求的服務為主。因此,我們訪問社區家長的需要,設立「社區教育中心」、「關懷基金」並成立「小天使兒童合唱團」,教會兄姐也願意將信仰付諸實踐,後來也陸續展開許多的社區服務工作。

小天使兒童合唱團

「樂聖」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 1770-1827)說:「最美的事,莫過於接近上帝,把祂的光芒撒播於人間。」而貝多芬就是以音樂來接近上帝,以音樂來撒播上帝的光芒。因此,我們就選擇以音樂來服事和教育兒童,希望通過音樂的陶冶,使得孩童將來也能將上帝的光芒撒播於人間,將來作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合唱團的曲目以福音樂曲為主,並加入生命教育的教材,目前參與的同工約有廿多人,學生約有七十人。

為避免將教會社區服務模糊為補習班,因此,我們強調非營利的社區服務,先與學生及家長成為朋友關係、夥伴關係,再進一步分享福音的祝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需要經營與陪伴,聖經詩篇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127:3)換言之,金錢、事業、權勢、地位不是我們的產業,兒女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產業。家長都認同這一點,也願意主動成為義工,甚至也組成讀書會。有位學生的媽媽黃淑芬,因孩子參加合唱團而自己也進入教會成為第一代基督徒,甚至成為現任的團長。

小太陽事工

為鼓舞和協助社區的弱勢家庭,我們推展「小太陽事工」。「小太陽」名稱是出自於聖經中箴言第4章18節「獨獨義人的路,親像透早的光,愈照愈光,到日中晝」(台語漢字本),因此,我們期待參加「小太陽」的孩子能夠從此以後,學習耶穌的款式,走義人的道路。同時讓「小太陽」能溫暖需要幫助的家庭,扶助孩子得著生命的力量。小太陽的事工有課業輔導、生命教育,以及小太陽直笛團。目前學生大多是經市公所社會課轉介來的孩子。

重新讚美操

在張美華姊妹帶領下重新讚美操成立已三年多,目前有三個團隊,十幾位種子老師,社區約有三百人參加,學員都可以體驗到喜樂、健康、活力,有一天將成為三重市的全民運動。老師和學員互動極為密切,也經常去探訪學員。
(2009年成立喜樂操,邀請基督徒音樂創作者免費提供音樂,並以傳福音為宗旨的舞操。)

得勝者成長中心

得勝者成長中心主要是承接三重中學得勝者教育,在學校從事生命教育的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問題處理」、「情緒管理」等品格成長課程。參與授課及批改作業的老師約有四十多人,學生約三百多人。並在寒暑假期間舉辦青少年成長營會。

社區家庭幸福關懷站

關懷站設有關懷專線「02-2978-9595 靈餓-餓就吃吧-救我救我」,廿四小時有義工接聽、協談,必要時會轉介相關機構。而全國關懷專線「0203-2-1122」,在北部會自動轉接到重新教會的關懷專線,在民視新聞台走馬燈放送之後,求助電話明顯增加,有時一天會接到十幾通的求助電話。當教會深入社區服務時,必定會遇見社區居民的求助,因此,關懷站的義工也會積極進行家訪。義工所做的是不與「事工」重疊,而是進行「人」的關懷。在關懷基金的奧援下,盡力陪伴和協助需要幫助的人。

把愛傳出去

社區有各自的風格,如果教會的型態和社區一直都格格不入,那該怎麼樣去做調整?不是說一昧地要教會改變去迎合世代,而是如何讓教會成為社區的好鄰舍,讓人感受上帝的愛就在他們當中。教會的社區事工要切合社區的需求,「以福音為基礎,藉祈禱得力量,用服務來實踐」。

傳福音固然是教會存在的意義所在,但服務社區愛我們的鄰舍也是同等的重要,特別是對於肉體或心靈窮困的弱勢者,更是教會服務的對象。教會必須去思考和學習耶穌的榜樣,把愛傳出去,親近和幫助軟弱無助者,他們就隱藏在社區中。世界展望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說:「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Let my heart be broken with the things break the heart of God.)」願教會實踐耶穌所訓示「愛人如己」並如此行來紀念祂。

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從新認識二二八

從新認識二二八

黃春生牧師

二二八事件迄今60年,但是很多國人還是「不瞭解」,直到政黨輪替後,許多機密檔案才漸漸解密,使得研究台灣史的學者才可獲得第一手官方資料,在今年2007/2/25-26「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有許多史料被揭露出來。但如今,仍有當時的政府機關檔案未能完全公開,始終是一項遺憾。

我也曾聽年輕一代有人認為:「以前的事件發生,既不關我爺爺也不關我爸爸的事,更與我無關」,緬甸的政治良心犯翁山蘇姬女士曾說:「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冷漠」,這種事不關己的冷漠將失去人性,並導致道德與精神的墮落。當然,很多人只受過「官方」教育,而沒有接觸第一手資料,因而認為「事情有那麼嚴重嗎?」若是你真的有心接觸關於二二八的史料,或是接觸當時的報導,你就會發現為何這事件與之後的屠殺是多麼的恐怖,而在日後對台灣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通常我們都會以「查稽私煙」來看二二八的發生,但這只是引爆族群的衝突的導火線。當時國民黨「國軍」紀律極壞,二二八當時全台憲兵勤務最高負責人憲兵第四團團長高維民回憶說:「七十軍是先我一週來台的…當時台胞普遍都騎腳踏車…那些兵一看沒鎖,也沒有人看,騎了就走…那時候沒鐵門,也沒有圍牆,只是用幾塊石頭,圍成院子種些花草,有少數士兵一看屋裡沒人,跑進去就拿東西,這在過去從來沒有的。還有,不守秩序,他們習慣的坐車不買票…當時只有一家大陸口味的大菜館蓬萊閣,該軍一少校參謀吃飯時,對女招待動手動腳,惹起反感,乃開槍示威…由於軍隊紀律廢弛,一言以蔽之,姦淫擄掠,結果親痛仇快…。」(見《中華雜誌》總283期)

國府接管台灣的一年後,《民報》日治時期台灣人所創辦影響力最大的報紙,曾以〈要預防年底的危機〉為題在社論指出:「由內地來的同胞,常結黨成群,各處劫奪財物」(1946.10.28)。而上海《大公報》亦有鑑於此,早就呼籲:「國軍在台紀律又很差,滋生是非,甚失人望。政府不可置無用之軍,賈怨於人民。」(1946.5.31社論)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軍隊不僅濫殺無辜,而且在捕殺民眾的同時,乘機搶奪財物。作家鍾理和二月二十八日的日記,就記載著在長官公署向民眾開槍的警察及士兵「只顧搶被掃死的人所棄的自行車,至於死人他們是好像沒有看見。」

三月八日下午蔣介石派來的軍隊在基隆登陸,就不分青紅皂白對著正在碼頭工作的工人一陣掃射。廿一師副官處長何聘儒敘述軍隊上岸後「立刻架起機槍向岸上群眾亂掃,很多人被打得頭破腿斷,肝腸滿地,甚至孕婦、小孩亦不倖免。直至晚上我隨軍部船隻靠岸登陸後,碼頭附近一帶,在燈光下尚可看到斑斑血跡。」之後,移駐中壢的四三六團部「在離開大華酒家時,把屋裡的電扇、衣服、盆碗日常用具,幾乎洗劫一空…其行為甚於盜匪。」何聘儒更回憶說:「主力迅即向台北推進,沿途見到人多的地方,即瘋狂地進行掃射,真像瘋狗亂咬。」(何聘儒,〈蔣軍鎮壓台灣人民紀實〉)美國國務院《對華白皮書》也說:「三月九日起,發生廣泛而無差別的殺戮行為。」在當時六百萬人口中,有二萬五千人被屠殺,大多數是社會菁英。而執行屠殺的陳儀、柯遠芬、彭孟緝不降反升官。

史料歷歷,記載苦難的台灣近代史。發掘真相不是為了嚴懲「元兇」,而是要在未來的歷史中成為殷鑑。發掘真相不是要擴大族群的衝突,而是為了撫慰亡靈,為了得以建立一個更加包容、進步,公義、愛與和平的國度。

要追求良善,擺脫邪惡,你們才有生路。這樣,就照你們說的,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才會真正的跟你們同在。要嫉惡如仇,喜愛良善,在法庭上伸張正義。這樣,也許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會對這國家的殘存之民顯仁慈。(摩5:14-15)

其實,你們倒應該像江水滾滾湧流,不屈不撓地伸張正義!像溪水川流不息,始終不懈地主持公道!(摩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