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7日 星期二

世紀末大屠殺—哀悼盧安達種族屠殺

世紀末大屠殺—哀悼盧安達種族屠殺
黃春生牧師

二十世紀是人類歷經啟蒙運用之後的世紀,是科技進步的世紀,但也是大屠殺最嚴重的世紀,根據維基百科全書的統計約有2060萬人被屠殺。二十世紀末最嚴重的一場屠殺就是發生在1994年的盧安達(Rwanda)。為期100多天的大屠殺導致了80萬到117.1萬圖西族人和胡圖族溫和人士的被殺,超過200萬人成為難民。

盧安達大屠殺之前

1890年到1918年時盧安達為德國殖民地,1918年到1962年為比利時殖民地,占人口少數的圖西人(約18%)統治占人口多數(約80%左右)的胡圖人,他們在語言、信仰、膚色、臉型和體格方面幾乎無明顯差異。在比利時人離開後,政權交給了胡圖人。1962年獨立後,政府也未妥善處理種族問題。

在20多年的時間裡,盧安達政府一直對圖西族實行種族歧視政策。在大屠殺前的三年裡,國家控制的媒體甚至把圖西族人等同為國家的敵人,大力加以鞭撻,煽起胡圖人仇恨圖西人。一家受到胡圖族的黨政軍多名要人所支持的 RTLM廣播電台,在大屠殺前9個月,宣傳對圖西族人的仇恨,甚至公開宣布要被消滅的人的名單。

1994年4月6日,載著盧安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法語:Juvénal Habyarimana)和蒲隆地總統西普里安‧恩塔里亞米拉(Cyprien Ntaryamira)的飛機在盧安達首都吉佳利(Kigali)附近被擊落,兩位總統都罹難。有傳聞擊落客機的人是圖西族游擊隊。因此,引爆種族屠殺的導火線。

百日大屠殺

大屠殺的惡靈從首都吉佳利蔓延盧安達全國,從4月6日到7月初的100天,約有100萬人被屠殺,其中大部份是圖西人。另外還造成200萬人流離失所。

7月,盧安達愛國前線RPF與鄰國烏干達的軍隊反攻進入盧安達首都吉佳利,擊敗了胡圖人政府。一些參與屠殺的胡圖人,害怕遭到圖西人報復,逃到鄰國蒲隆地、坦尚尼亞、烏干達、和薩伊(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千人由於霍亂和痢疾死於難民營。

由於當時美國在索馬利亞進行剿除海盜的巷戰行動,遭遇越戰以來的挫敗,甚至還遭受歐洲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譴責,因此並無力派軍介入盧安達的衝突。英國則一向與美國共同進退;中國和俄羅斯則持旁觀者心態。

紀錄片《與魔鬼握手》

有一部紀錄片《與魔鬼握手:羅密歐‧達萊爾之旅》(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 The Journey of Romeo Dallaire)就是根據前聯合國「駐盧安達維持和平部隊」指揮官的羅密歐‧達萊爾將軍(Romeo Dallaire)在2003年10月出版的回憶錄《與魔鬼握手:人道主義在盧安達失敗》(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 The Failure of Humanity in Rwanda)改編拍攝而成。

這記錄片回述達萊爾將軍,在盧安達大屠殺十周年之際,重返盧安達的旅程,描述他在面對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時所發揮的責任感、良知及勇敢。

達萊爾在當時深刻體會到「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力量多麼微不足道,這十年來也因為此件事讓他飽受自責。他在離開盧安達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以酒精麻醉自己。2001年4月22日,在被診斷出有創傷後壓力失調的問題後,他宣布退休。達萊爾開始撰寫回憶錄,他的身體也獲得了康復。

達萊爾將軍當時理應承擔起遏止這場屠殺的責任,然而這場屠殺的主因卻是當時國際社會對此事態度冷漠。達萊爾將軍在片中痛批比利時部隊的撤軍(盧安達種族仇視起因於比利時的殖民政策)連帶導致其他國家的撤手,導致錯失遏止大屠殺的機會。要對抗非理性行為,需要更多人與國家合力來遏止。即使達萊爾將軍大聲疾呼,聯合國終究是採取放任、自生自滅的態度。正如達萊爾將軍的太太所說的:「他們竟然放棄一個國家!怎麼可能!(how could be!)」一個冷漠的念頭轉向,就造成了盧安達百日大屠殺。

在比利時部隊撤出後,達萊爾手中還有由加拿大、迦納、突尼斯、孟加拉等國維和部隊士兵組成的不到300人的一支部隊。在拒絕了聯合國要求撤退的命令後,達萊爾依靠這支部隊,努力控制基加利市一些大量圖西族難民避難的地區,並同內戰雙方談判將部分圖西族難民運往愛國陣線控制的地區。達萊爾的這些努力大約挽救了2萬多圖西族難民的生命。在導演的鏡頭下,我們了解達萊爾的心路歷程。在電影鏡頭帶領之下,觀眾回到那百日的恐怖瘋狂屠殺中,所有的場景都怵目驚心。百日屠殺之下,圖西族幾近滅絕。達萊爾將軍拒絕撤軍,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還是無力回天。

哀悼與反省

二十世紀是人類歷經啟蒙運用之後的世紀,是知識、科技極為發達的世代,是重視民主、自由、人權、環保的世代,但是我們發現人類並沒有能力來改變人性的軟弱與罪惡。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8年訪問盧安達時,特別為美國當時的袖手旁觀,向盧安達人民道歉,並表示絕對不再讓類似悲劇發生。過去幾年中,也有不少專書與電影嚴厲批判國際社會在1994年坐視盧安達的種族滅絕事件,冷漠並未能及時遏止。但是,柯林頓所宣示的「絕對不再」真的不會在世界上重蹈覆轍嗎?

在台灣,少數統治多數的情況,就像過去國民黨政府戰敗逃到台灣,擁有軍隊、武力的少數族群統治多數族群,並將屬於多數族群的社會菁英屠殺(228屠殺事件);但是,屬於多數族群大多是溫和、良善的,在台灣人取得政權之後,並未以仇恨加以報復,這都歸功於人民素質及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的深化。才使得台灣脫離第三世界政權更迭的殺戮之惡。

未來台灣內部要發生類似盧安達種族屠殺的情況極微,但是遭受外來中國殺戮的機率極大。中國以種族、民族主義將台灣視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二千多顆飛彈瞄準台灣,又加上過去極力反共,如今變節的「政治變色龍—國民黨」,這種裡應外合背叛台灣的行徑下,台灣全體人民是活在恐懼威脅之下。我們無法期待柯林頓所宣示的「絕對不再」,我們只能祈禱台灣沒有吃裡扒外、裡應外合的奸細小人。我們也祈求上帝掌權中國,遏止惡者的殺戮。祈求上帝保守台灣,讓族群謙卑互愛、融合,彰顯出人性良善、光輝的價值。

2005年5月6日 星期五

母親節:感謝上帝賜給人類一個偉大的日子

感謝上帝賜給人類一個偉大的日子
黃春生

母親節成為世界性的節日,迄今才將近九十年。早在十七世紀的英國教會,則將四旬齋的第四個主日訂為「Mothering Sunday」來表達對耶穌之母馬利亞的尊敬。甚至後來教會在母親節這一天舉行受洗儀式,來象徵人們從教會(Mother Church)重生(rebirth)。(四旬齋:為紀念耶穌在曠野四十日的禁食,而舉行的禁食齋戒和懺悔的靈修活動,時間大約在二月底至四月初)

近代母親節始於美國,以寫「共和國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而聞名的女作家茱麗雅(Julia Ward Howe)在1872年建議在六月中選定某一天為「母親節」。由於美國內戰的爆發,許多母親嚐到戰爭的恐怖,及失去愛子的痛苦,茱麗雅極力鼓吹訂定一個節日以提倡「和平」,她的建議只有少數幾個地方採行而已。

不久,一名叫賈維斯太太的美國人,在西維吉尼亞州的加芙頓家鄉,籌組一個委員會,贊助「母親友誼日」的活動。賈維斯太太是一位慈愛的長者,畢生熱衷於教會服務。當她年輕時,在加芙頓城教會擔任主日學老師,負責講授美國國殤課程。每當講述為國捐軀的英雄故事時,她總會宣揚母愛的偉大,也期待能創立母親節,以紀念並表揚母親們培育子女的辛勞與成就。此外,由於賈維斯太太對教會的貢獻,及在主日學教育的成就,致使她在中年以後,便擔任主日學校的總監,負責推廣主日學教育。賈維斯太太推動「母親友誼日」的目的是為了把東部各州,那些曾在內戰當中,為南北雙方作戰的家庭結合起來。賈維斯太太的計劃雖然獲得當地的支持,但是母親節的構想,卻一直到她過世以後才真正實現。

賈維斯太太於一九O五年的五月九日(五月第二主日)在費城安息,享年七十二歲;她是一名寡婦,帶著兒子克勞德及兩個女兒─艾爾辛諾和安娜(Ana Jarvis)住在一起;克勞德是個成功的商人,艾爾辛諾則幾乎雙眼失明。

安娜一直都很敬愛自己的母親,因此在媽媽死後,她就想找個方法,以表達對母親永恆的敬意,同時延續母親制定母親節的構想。

一九O七年,她寫信給加芙頓教會的牧師,請他為已逝世兩週年的媽媽做個特別的追思禮拜。當天,安娜捐贈了五百朵媽媽生前最喜歡的花-白色荷蘭石竹花(康乃馨),送給所有參加禮拜的小孩和母親。

第二年,教會便正式宣布賈維斯太太安息的三週年追思日為母親節。但是當天她卻沒有出席,因為她正在費城忙著組織一個母親節委員會。

在該委員會的協助下,安娜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寫信運動。她寫信給數以百計的教會、商業領袖、報紙編輯、政治家等,要求他們加入制定母親節為國定假日的活動。

一九一O年,西維吉尼亞州州長回應了她的請求,並發表第一個母親節的宣言,要求所有的西維吉尼亞人,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佩帶白色的康乃馨上教會。而奧克拉荷馬州及華盛頓州,也在那一年開始慶祝母親節。到一九一一年,母親節的禮拜活動便在全美各州舉行。母親節禮拜後來也成為安慰歐戰中失去兒子、或先生的女性。在當天,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母親尚健在者,佩帶紅色康乃馨;若母親已過世,則佩帶白色,以表示內心的懷思。

欣喜萬分的安娜,決定組織「母親節國際協會」,於是從一九一二年開始,她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全部奉獻在提倡母親節的活動上。她的努力,終於在一九一四年的五月八日開花結果,因為國會通過一項聯合決議,要求美國人在那一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懸掛國旗,以表達對全美國母親無比的尊敬和愛意。第二天早上,安娜成為美國白宮的客人,親眼看著威爾遜總統簽署這項決議,總統同時還把那隻簽署的筆送給安娜。

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特別強調安慰陣亡將士的妻母,以及因為戰爭而失去孩子的母親,直到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一致制定五月第二個禮拜日為母親節,安娜已經把母親節這個觀念,深植在其他的四十三個國家。台灣起初僅在教會內慶祝,政府則於一九五三年推行與慶祝。

安娜一直跟哥哥克勞德住在費城,兩人一起照顧雙目已經完全失明的愛爾辛諾。克勞德在一九二六年去世時,把全部的財產留給兩個姊妹。她原本以為,這些財產足夠讓他們度過餘生,但是三O年代的經濟大恐慌,卻使那些財產的價值貶得所剩無幾。

到了一九四O年代,安娜已經一文不名,而且,像愛爾辛諾一樣,幾乎全盲,她再也沒有力氣和視力來寫信了。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的某一天,她來到費城的大眾醫院,要求醫院以慈善的名義收容她。安娜的朋友聽到她的困境後,立刻安排她住進一家私人療養院,接受妥善的照顧。同年稍後,安娜的朋友,又寫信給各州州長,要求他們再次宣佈母親節慶典的舉行。許多州長都有所回應,並且還答應每年母親節的時候,他們都會特別宣告一次,以表示對這個節日的重視。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八十四歲的安娜死於療養院內。今天,每年的母親節,美國總統都會重新宣告這個節日的重要性,以紀念這位幾乎是獨自創立這個國際性節日的偉大女性-安娜‧馬利亞‧賈維斯;而其他各國,也在當天紛紛舉辦各種節目活動,慶祝母親節。

「母親節」喚起普世的價值,有助於提倡人倫,以及宏揚母愛之固有道德。不過諷刺的是,「母親節」跟其他節慶一樣,如聖誕節、情人節,又淪為商業下的犧牲品,「商業化」的母親節已經被商人強調在這一天需「吃大餐」、「餽大禮」才是盡為人子女的孝心,若僅是如此,就有失紀念母親培育子女的辛勞與成就之意義。不妨想一下,如何向母親表達子女的感念。

台灣傳統上孝順最高的表現是「尊親」,而聖經則是強調「娛親」-「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言23:25)並且更重視,人子要趁父母健在的時候,趕緊把握住機會,使他們歡喜、快樂!「母親節」的意義也應在此!母親生我們,養育、照顧我們,為我們經年辛勞,奉獻畢生的精力與心血,其愛不可估量。上帝創造了母親,賦予我們生命,更通過母愛,使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祂的愛。因此,母親節是上帝賜給我們人類一個偉大的日子。上帝曾命令我們說:「當孝敬父母,好使你在我賜給你的土地上享長壽(出埃及記20:12; 即十誡中的第五誡)。母愛之深,昊天罔極,願為人子女將天天都當成母親節,常盡孝養以榮耀上帝。